太平洋战争
青梅煮酒1970
0、算是前言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
日出而作,
日落而娱,
娱累而息。
就这样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我们也在这循环往复中平
添皱纹,空增白发。
打开电视,播出的国际新闻中奥巴马正在出镜。特殊的
地位使得奥小伙格外意气风发,奔向新时代。他无疑是当今
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人物。不过100 年以后呢?
美国自1776 年独立到现在历史仅只有240 年。在这段
时间里,从华盛顿到刚才提到的小奥,美国有过44 位总统。
虽然目前对小奥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是就我个人的观点,
小奥恐怕很难列入美国总统中的伟大者之列。将来,他很可
能是作为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被提起。
回顾美国历史,有三位总统,华盛顿、林肯、罗斯福被
公认为是杰出者。探寻他们的共同之处,除了那些让人司空
见惯的溢美之词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指挥了关
乎美国前途和命运的战争。
再看法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我没有去统
计法国曾经有过多少个皇帝、总统或者元首,不过同样有一
位皇帝却被我认为是法国历史上最显赫的人物,没有之一。
他就是举世公认的战神拿破仑,其一生几乎都与战争为缘。
中国的历史亦如此。我们往往能记住一个朝代的开国和
末代皇帝,而对两者之间的那些统治者缺乏深刻印象,主要
原因也在于促成朝代更替的因素往往就是战争。
军人以战争和准备战争为职业。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军人
是幸福的,
他们很少有失去生命的危险,
默默地守护着和平。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军人又是痛苦的,他们失去了扬名立万、
流芳千古的机会,被和平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我们可以
牢牢记住战时的一位士兵,却无法记住和平时代的一位将军。
你能说出1980 年美国的国防部长和海军司令是谁吗?可能
您知道,可是我确实不知道,也没有兴趣想去知道。
但是还有那么一种人,压根儿不可能参加战争,甚至也
不可能成为军人,却也时刻关注和迷恋着战争,听见美国要
打伊拉克比萨达姆还着急、还紧张。这种痴迷战争,唯恐天
下不乱,没吃饱也撑着,喜欢瞎操心的人,叫做军迷。
我自诩为军迷。看见喜欢的军事书籍,翻遍衣兜都要想
办法买下来。瞄见电视上有军事节目,就一反平时的温顺去
霸占遥控器。看着那些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争场面,看
着心仪的军事将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真是哭天喊地、顿
足捶胸,恨不能身在其境。尽管自己也清楚,真到了那里,
最多也不过“一将功成万骨枯”那“枯”一下的料。
痴迷了几十年了也没迷出个所以然来,但依然执迷不悟。
这不,就在今年,也就是纪念二战胜利70 周年的2015 年,
我,一个的普通军迷竟然有了想说几句的冲动。
据一位挪威历史学家统计,自公元前3600 年人类有文
字记载以来,世界上共发生了14531 次战争,只有292 年处
于和平年代。我很想拜读这篇文章,看看大师的论证过程,
判断一下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哪些年算是和平的,可惜没找
到。不过我可以断定,在那14531 次战争中,有一场战争不
论规模、影响和精彩程度肯定排在第一位,那就是二战。我
们今天生活的年代1000 年以后可能因为平淡无奇被人遗忘,
但是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那场战争将不会随着岁月的
流逝而褪色,从而被我们的后人所永远铭记。
既然这样,那就说说二战吧。不过还不行。二战场面太
大,就我这水平肯定说不了。作为中国人,我想还是从咱们
身边的太平洋战场说起吧。
30 年前,当看完第一本介绍太平洋战争的书籍之后,我
“自豪”地说:太平洋战场我全知道。20 年前,当看完超过
十本的书籍后,我说:太平洋战争咱是专家。10 年前,当我
看完超过五十本的书籍后,我说:太平洋战争我有点不太清
楚。今天,当我看完超过三位数的书籍后,我说:我真的很
多都不知道了。想弄清楚其中的不知道,正是我想写这篇文
字的原因。
本来年初就想写的,可真动手的话又无从说起,这场面
也不小呀。仅仅列个提纲,拟订5 章45 节330 个小节的标
题,将几个排行榜上的人物和事件大致排排,就用去了三个
月时间。我的初步计划是首尾两章50 万,中间三章100 万,
总计150 万字左右。
第一章《山雨欲来》
。时间界限是1941 年12 月7 日之
前:介绍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战
的远东,
“九一八”

“二二六”
,中国全面抗战,诺门罕,三
国同盟,美日谈判以及日本决定开战的过程。
第二章
《一溃千里》

时间区间主要是1941 年年底到1942
年上半年:介绍珍珠港,香港,威克岛,马来亚,菲律宾,
荷属东印度,缅甸,锡兰战役等内容。
第三章《绝地反击》
。时间从1942 年年中到1943 年年
初:介绍初期美军的反击,包括空袭东京,珊瑚海,中途岛,
瓜达尔卡纳尔岛以及巴布亚半岛等战役。
第四章《钳形攻势》
。时间从1943 年年中到1944 年年
底:介绍猎杀山本,以及阿留申,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
吉尔伯特,马绍尔,英帕尔,豫湘桂,马里亚纳,贝里琉,
菲律宾以及缅甸光复等战役。
第五章
《直捣黄龙》

时间主要在1945 年:
介绍硫磺岛,
冲绳岛,火攻东京,核击日本,出兵东北,帝国末日,受降
密苏里,东京审判,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结局以及最后的鬼
子等内容。
小时候就喜欢看《三国》

《水浒》

《说唐》之类的书籍,
辩论最多的就是谁最牛谁最厉害,特别喜欢的就是排行榜。
根据个人(特别强调此二字)喜好和理解,我对将要出场的
相关人物和事件冒昧做了几个小排名:盟军十大将领,日军
十大将领,十大牛人,十大名舰,十大“玫瑰”
(霉鬼)
,十
大悲惨场景,十大“跑跑”
,十大无聊战役,十大经典语言
(不排序)
,欢迎大家讨论、批评和指正。本来想再找一个
凑够“十个十大”
,想不起来就算了,宁缺毋滥不凑数。
提出这样的目标,我真觉着自己有点“了不起”
,——
事实上很可能完不成。首先是水平有限,这个不再赘言。其
次是要分清主次,
主业当然是打工挣钱,
吃饱饭才是硬道理。
第三是条件,由于工作生活环境所限,我没有去图书馆等类
似场所查书、借书的条件,能凭借的不过是现有手头的180
本书而已。现在才觉得,那些被孔师兄乙己“借”走那超过
三位数的书籍是如此可惜。
说这些话也是为了给自己打个埋伏,让各位师兄能够容
忍本文马上就要出现的一连串错误,并不吝赐教。别人说请
赐教可能是客气话,但是我说出来,绝对跟丹丹大姐一样是
发自肺腑的。为表诚意先留个邮箱:479630225@qq.com。大
家除了在这里批评之外,也可以发邮件,在此先行谢过。
我争取用1-2 年的时间把五章内容写完。
拖得时间长了,
很可能半途而废,我自己都没信心。
不过我要尽可能坚持住,——人这一辈子总要干一件自
己喜欢的事情吧。
啰嗦了半天,还是步入正题吧。各位,上座;翠花,看
茶。
让我们一起回到那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
青梅煮酒
2015-7-15
作者:青梅煮酒1970 日期:2015-07-17 09:46
对于陌生的环境,人总会有一种未名的拘谨和不安。
人生地疏,
第一次在天涯发帖,
我甚至有了
“写成日记”
的最坏打算。
有了朋友们的光临和关注,欣喜之余,让我也平添了许
多信心。
谢谢楼上三位老师,谢谢大家。
作者:青梅煮酒1970 日期:2015-07-17 16:18
@百无禁忌2010 2015-07-17 10:02:10
此题材的书已经太多了,希望LZ 写出新意
—————————–
谢谢百无老师。您的要求太高了,估计很难。不过我会
尽力的。
作者:青梅煮酒1970 日期:2015-07-17 16:19
@快刀客2015 2015-07-17 10:53:26
支持楼主
—————————–
谢谢快刀客老师。
我要有您的快刀就好了。
作者:青梅煮酒1970 日期:2015-07-17 16:20
@蓝精灵0105 2015-07-17 11:40:53
@青梅煮酒1970
没想到还有这才能。
—————————–
呵,见笑了。
作者:青梅煮酒1970 日期:2015-07-17 16:22
@comeonplay 2015-07-17 14:15:46
期待
—————————–
谢谢老师的光临,寒舍生辉!
作者:青梅煮酒1970 日期:2015-07-17 16:23
@妮小妮0217 2015-07-17 16:05:03
支持
—————————–
谢谢小妮老师。
作者:青梅煮酒1970 日期:2015-07-17 16:27
1
山雨欲来
1.1
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
1.1.1
同途殊归——明治维新VS 洋务运动
公元1840 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之后,中国与英、法、俄、美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而在同一时期,与中国仅一海之隔的日本仍然处于闭关
锁国状态。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十几年后的1953 年,马休.佩里准
将率领的美国舰队,仅仅只用了四艘军舰,也一样打开了日
本的国门。由于这四艘军舰都是通身漆黑,且航行中冒着滚
滚黑烟,所以历史上把这次事件叫做“黑船来航”

这并不是一支多么强大的舰队。佩里准将的旗舰“萨斯
奎汉那”号排水量只有2450 吨,驱逐舰“密西西比”号也
仅仅1692 吨,其余两只武装帆船“普利茅斯”号和“萨拉
托加”号也就1000 吨左右,舰队大炮加起来只有65 门。但
就是这样一支不起眼的舰队,最终改变了日本的命运。
1854 年3 月12 日,当时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被迫与美
国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
,又名《日美和亲条约》
。名字
虽然为“和亲”
,看起来既和谐又温馨,但却属于地地道道
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开放通商口岸、美
国在日本设立领事馆、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一句话,闭
关锁国长达600 年的日本和平开国。和中国被枪炮武力开国
相比,日本的遭遇不算悲惨,但结局相同。
西方列强就像一群苍蝇,闻到美国在日本摊上了这么好
的事之后迅疾蜂拥而至。在之后短短的几个月里,日本先后
与英国、法国、俄国、荷兰等国签订了类似的“和亲”条约。
1958 年,美国又逼迫幕府政府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马上荷兰、俄国、英国、法国也立即强迫日本签署了类似的
条约。
1866 年,
日本又被迫与上述国家签署了
《改税议定书》

可以说,在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西方列强取得了之前在中
国通过武力所获得的几乎所有特权。
就这样,当时亚洲远东地区仅有的两个独立国家中国和
日本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与列强的妥协使得当时的幕府成为日本民众的众矢之
的。在日本民间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尊王攘夷”运动,继而
发展为武装暴动。1863 年6 月,幕府被迫宣布攘夷。1863
年的6 月25 日,7 月8 日和7 月11 日,日本著名强藩“长
州藩”
的武士就先后炮击了美国、
法国、
荷兰的商船和军舰,
这些举动无疑当即遭到了这些国家强力的武装镇压,是为
“下关战争”

随后在1863 年8 月,英国与日本另一个强藩“萨摩藩”
爆发了“萨英战争”
,在以往一向无敌的英国舰队却在小河
沟翻了船,遭受重大损失。尽管最后取得了胜利,但英国军
舰被重伤一艘,轻伤两艘,舰长、副舰长以下共阵亡63 人,
日军连伤者加起来才17 人。当时的世界老大英国人大丢面
子。率先开炮击中英舰的那名炮手后来大大有名,他就是日
本陆军的第一位元帅大山岩。给他搬炮弹的两个人名气也不
小,一位叫山本权兵卫,公认的“日本海军之父”
。另一位
叫东乡平八郎,
后来官至联合舰队司令官、
军令部部长等职,
在随后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都属于不折不扣的风云人物。
虽然最后还是以日本认输赔款了结,但是这些强藩已经看到
在日本当时的条件下,
“攘夷”似乎行不通。既然如此那么
就“尊王”吧,先把内部的事情做好。
在外有列强和内有“尊王攘夷”运动的双重压力之下,
腐败恰如清政府的幕府被迫声明尊崇天皇敕令攘夷。日本天
皇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前台。其实,在幕府统治的晚期,列强
有什么事都找幕府,根本不知道在幕府的背后还有什么日本
天皇的存在。
在日本长达数百年的幕府时期,天皇处于一种非常尴尬
的地位。
一方面,
天皇被认为是天照大神的后裔,
万世一系,
是大和民族的象征乃至现身人间的神。另一方面,他并不掌
握权利,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的将军手里。据说明治天皇他
爹孝明天皇有一次心血来潮想做幅画,竟然买不起画画用的
宣纸,其窘迫状由此可见一斑。
内忧外患之下,日本的一些力量较强的藩如前面提到的
萨摩藩和长州藩开始联合共同倒幕。1967 年1 月,孝明天皇
暴毙身亡,年仅14 岁的睦仁即位,此即日本历史上著名的
“明治天皇”

“明治”一词取于《易经》
,?——“圣人南面
听天下,向明而治”
,含义是天皇黎明即上朝听政,取“奋
发有为”之意。
1867 年11 月,明治天皇向萨摩、长州和安艺三藩下达
讨幕密敕,倒幕战争拉开序幕。到1968 年4 月,倒幕军队
和平接收江户,延续265 年的德川幕府就此灭亡,末代将军
德川庆喜引退不再过问政治。不过也好,庆喜一直活到了
1931 年才离世,足足活了77 岁,是所有幕府将军中最高寿
的一位。
此时的日本呈现出一派百废待兴的景象,一批杰出的政
治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施展才华,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维
新三杰”
。当时的西乡隆盛40 岁,大久保利通37 岁,木户
孝允34 岁,都正值当打之年。
1868 年4 月6 日,明治天皇在京都举行了祭天仪式,宣
布了“五条誓约”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
纶;三、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须使各遂其志,人
心不倦;四、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
识于世界,大振皇基。在随后的谕示中,睦仁更是提出“开
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历时30 年的“明治维新”就
此拉开了序幕。明治维新提出的三大口号是“殖产兴业、文
化开明、富国强兵”

与此同时,在海的那一面,历经了太平天国、捻军之乱
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之痛的满清政府也似乎意识到了前途
的危机。一些有识之士,如恭亲王奕?、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等,也开始尝试革新祖宗之法,史称“洋务
运动”

详细叙述这两场长达数十年的革新运动不是本文讨论
的重点,在这里我们仅以一些简单的数据和事例做一些浅显
的解释。
作者:青梅煮酒1970 日期:2015-07-17 22:30
@南太子2015-07-17 16:32:52
不需要写成教科书,不需要事无巨细。







—————————–
遵旨。
要写教科书,臣所不能也。
作者:青梅煮酒1970 日期:2015-07-18 20:34
@叶子飞on 2015-07-18 09:37:46
神奈川条约居然被楼主说成是地道的不平等条约,我也
是醉了。
—————————–
谢谢叶老师。
您发的条约内容我看了。日文的看不懂,英文的手头没
有字典,看着也费劲,所以只是再次看了中文的。说说我的
粗浅想法,请您指正:
就条约的内容看:同意您的观点。我也认为在西方列强
中,美国应该是最好的一个。包括对中国。
就条约的签订环境看:
“黑船来航”是两次,第一次佩
里准将所带的舰只仅仅四艘,走的时候说“你考虑考虑,我
一年后再来”
,当时的时间是1853 年7 月。但是没到1 年,
1854 年2 月佩里就回来了,这次是带了9 艘军舰,相当于美
国海军力量的四分之一,舰队直接开进了江户湾。佩里开始
提出的是开放五个地方,后来搞价才搞到了两个。美国人还
给了日本人一份十年前与中国所签
《中美望厦条约》
的文本,
之后还撂了一句狠话:
“如果不从,将诉诸更大的武力,提
出更严厉的条件。

《望厦条约》尽管中国没有向美国割地赔款,但也被国
人认为是不平等条约。
其实早在1792 年俄国人就来过,也提出通商的要求。
但因为没有带舰队,日本人连搭理都不想搭理他们,随便就
把他们忽悠走了。
虽然当时是被迫的,
但长远来看,
日本人从中获益颇多,
并从此走上了振兴之路。日本人也是感谢佩里的,据说现在
神奈川县还有佩里登陆的纪念碑,上边的字还是伊藤博文写
的,日本人相当于把佩里看做了恩人。
一句题外话:太平洋战争开战之前美国驻日本大使格鲁
就是佩里的孙女婿,长期居住日本,典型的“日本通”
,将
来还会有他不少的戏份,个别小节还属于领衔主演。
再次感谢叶老师,您的质疑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
目的。
欢迎您常来坐。
作者:青梅煮酒1970 日期:2015-07-18 20:36
@快刀客2015 2015-07-18 09:11:49
开端不错,盼楼主再接再厉
—————————–
感谢您的鼓励,我会努力的。
作者:青梅煮酒1970 日期:2015-07-18 20:37
@昆汀印象2015-07-18 12:55:29
靠前了
—————————–
昆汀老师,请上座。
作者:青梅煮酒1970 日期:2015-07-18 20:42
@弈海泛舟1980 2015-07-18 11:06:34
以当时的
历史
背景来看,神奈川条约就是不平
等条约,如果考虑到日后日本方面是获得大的多的利益,条
约的内容与事实上的影响(进一步事后的评价)是有所混同,
但两者是不相关的。
—————————–
感谢弈海泛舟老师再次光临:请问您喜欢下围棋吗?有
时间指点我一盘?
作者:青梅煮酒1970 日期:2015-07-18 23:19
明治维新提出的第一个口号就是“殖产兴业”

其实在1868 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幕府政府就曾进行
过一些工业改革的尝试,如开办兵工厂等。幕府主持创办的
近代工业企业与清朝的“洋务运动”非常类似,两者的企业
都是官办,
且均以军事工业为主,
期间也没有私人企业出现。
从这个角度而言,清日两国近代工业的基础相差不大,明治
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起点也差不多。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于1870 年12 月成立了工部省,总
管全国的工业建设。除了投资铁路和矿山之外,工部省兴办
的大部分是具有军事意义的重工业,这一时期也成为日本近
代军事工业的创建和发展期。通过对横须贺制铁所、横滨制
铁所、石川岛造船厂、鹿儿岛造船所、敷根火药制造所等军
工企业的合并、改造、重组,到1880 年前后,日本已经建
成两大陆军工厂:东京、大阪炮兵工厂,两大海军工厂:筑
地海军工厂和横须贺海军造船厂。
东京炮兵工厂主要生产步枪,该厂1880 年制造的村田
步枪成为日本陆军规定样式的步枪。主要生产火炮的大阪炮
兵工厂1872 年就造出法式山炮,次年制造出野炮,1882 年
又制造出了钢炮。筑地海军工厂主要修理军舰和生产武器,
1882 年还开始了西式炼钢。
横须贺海军工厂的任务则是建造
海军舰船,许多在二战中闻名遐迩的名舰即诞生于此。1880
年,由日本自己设计、建造的军舰“磐城”号就在这里下水,

VIP内容

此处内容仅限VIP权限查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均为网络整理发布,仅限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