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大洋是赌场——日本海军的
兴亡
俞天任
引言
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而又消失了的东西很多,舰队当然
也不例外。其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了。
但无敌舰队的消失并没有意味着西班牙海军本身的消失,虽
然西班牙海军就此成为了一支几乎不为人所知的海军,但仅
仅是不为人所“知”而已,存在还是存在的。
还有一支消失了的舰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消失在太平洋
战场上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这支舰队的消失标志着一支曾
经是很强的海军的消失,甚至连那个国家都跟着消失了一阵
子。直到现在,日本还几乎不能算正常意义上的国家,或者
说是一个怪怪的“国家”。当然这个国家依然有海上力量,
而且如果根据不同的衡量标准估算甚至可以得出他的海上力
量依然很强大的结论。
但是历史的规律是很无情的。一支主力舰队的消失意味着
的就是一支海军实质上的消失,而不管这支海军的名称是否
还依然存在或者这支曾经存在过的海军的后继舰队的硬件配
置是否还算先进。那支曾经很强大的日本海军被一些人作为
赌具和作为赌本的他们的国家命运一起被押上了一场巨大的
赌局,并且彻底地输了以后就没有人在把日本的海上自卫队
看成一支有多了不起的海上力量了。
1941 年12 月8 日凌晨,日本海军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
南云忠一中将在航行在南太平洋上的赤城号航空母舰甲板上
对即将出击轰炸珍珠港的海军飞行员们发表的训词是:“在
此决定皇国命运荒废的时候,你们成为了光荣的尖兵”,可
是他没有向飞行员们说明这里的这个所谓“皇国命运”到底
是个什么东西以及他为什么要提到这个东西。
当然,率领着六艘航空母舰和360 架作战飞机的南云中将
也许在那一瞬间确实在认为“大日本帝国武运长久”。但至
多也就是在那么一瞬间,因为就在几分钟前,看到兴奋的飞
行员们,南云中将还在不自觉地嘀咕:“年轻真好,能够那
么简单就相信胜利”。
这就是在走向赌场的赌徒的心情,他其实并没有必胜的信
心。只不过用豪言壮语掩盖着内心的恐慌,为一无所知的年
轻炮灰飞行员们在打气。
公开场合下不敢流露出来的恐慌,却有人在私下赤裸裸地
表露了出来。几乎与此同时在马来亚沿海,看着护航的第三
舰队司令官小泽治三郎少将打过来的“祈武运长久”的灯光
信号,正在准备在泰马边界的宋卡登陆的第25 军参谋辻政信
中佐用颤抖着的手很努力地握着铅笔在日记上写道:
“百年皇国命运在此一举”。辻政信认识得非常清楚:日本
在这场豪赌中押上去的赌注是,“百年国运”。
豪赌的结果,是日本输掉了“百年国运”。当年他们不宣
而战去而轰炸的那支目标舰队的军舰现在可以不需日本政府
许可自由进出所有日本港口;走在所有日本民间庙会游行队
伍最前面始终是高举“驻日美军管弦乐队”招牌的兴高采烈
的美军军乐手们;除了这些乐手们之外,日本政府必须支付
驻日美军的全部费用,同时在这几十年里日本还必须为美军
在世界各地展开的所有军事行动买单。
就因为日本人打了一场不该打的仗,他们赌输了。他们
的胃口太大,将手伸向了原本不属于他们,而且也不会属于
他们的东西。
近代日本的崛起,首先是日本海军的崛起。日本海军在甲
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战胜了大清北洋水师和俄国远东舰队以
及波罗的海舰队以后。日本海军就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了一
支一流的海军,而日本也跟着跻身于列强之林。
有趣的是这支消失了的海军几乎是宿命地和那支使它消失
了的那支海军从一开始就息息相关。首先日本近代海军诞生
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美国海军的兵临城下;日本海军的发展思
想也深受美国海军军人马汉的“海权”理论的影响;日本海
军的扩张也时时处处和美国海军攀比,最大的假想敌也是美
国海军;甚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日本海军曾经很有可能
在和北洋水师交手以前就和美国海军掐上一架;当然日本海
军最辉煌的胜利也是打击美国海军;然而,也是美国海军把
日本海军彻底地变成了一个只在字典上出现的过去的名词。
仔细检查这支消失了的海军的历史,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
的现象:这是一支充满几乎可以用上“疯狂”这个字来形容
的赌徒性质的军队,它是一支很有创意的军队,能够无视一
切既存的经济政治军事规则和定论而孤注一掷,从而创立了
不少“首次”的作战方式和作战创意。但同时这又是一支极
为保守,固步自封,思维方式滞后于时代达数十年的军队。
两种极为矛盾的性质在同一支军队中居然如此鲜明紧密地
同时存在而互为衬托,这就预示了它除了悲剧性的下场之外
不可能有其他结局,所以现在这支海军的残骸只存在于被它
过去作为与其说是战场不如说是赌场的大洋深处。
军舰是成了残骸,但是日本海军的软件遗产却几乎原封不
动地被保留了下来。因为有这么一种根深蒂固而莫名其妙的
观点,认为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根本不同。坏事蠢事都是陆
军做的,海军则是克制的,反战的,是由于陆军的暴走把海
军也拖入了和美国的战争。如果仔细观察日本社会,就能够
发现来自旧日本陆军的影响确实是不大,甚至可以说几乎消
失了。而旧日本海军的影响则很可观。很多被人们认为是日
本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或行为方式,其实其历史远不像人们尤
其是外国人想象的那么久长,很多是日本海军留下来的遗产,
仅仅只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而已。那是一笔有正有负的遗产,
日本战后的复苏有不少地方要归功于那笔遗产,但是后来日
本经济的停滞和徘徊,似乎也能从日本海军的遗产中发现端
倪。
就让我们从那支海军出现,发展,膨胀,疯狂和灭亡的历
史中来看看那支海军驶过的航程是一条怎样的轨迹。
作者:俞天任日期:2008-07-12 06:11
嗯?这帖子发出来了?昨天发贴出了一大堆乱码,看不懂。
还以为天涯又有了什么新规矩了。
作者:俞天任日期:2008-07-12 07:22
(二)
一.来了些洋船黑乎乎
1945 年9 月2 日,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是一眼望不到边
的主要由美国军舰,还有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
等国军舰所组成的同盟国舰队。
整个世界正在瞩目着的中心,是停泊在横须贺军港外十海
里外,与横滨,木更津和横须贺这三处正好成等距离位置上
的“密苏里号”号战列舰(USS Missouri (BB-63))
。满载排
水量53,000 吨的“密苏里号”战列舰编入现役还只有九个
月,几乎是簇新的,就像是特地为这个仪式定作的一样。现
在,“大日本帝国政府”和“大日本帝国陆海军”正式向同
盟国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正在这艘战舰上举行。
合众国际社的记者在发自“密苏里号”战列舰的报道中充
满了了喜悦地写道:“这是九十年后,日本第二次向美国投
降”。
只要抬头看看“密苏里号”战列舰的主桅杆上不同寻常地
同时飘动着的两面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就知道为什么是“第二
次”了。一面是1941 年12 月8 日日本海军机动部队袭击珍
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时飘扬在白宫上空的美国国旗。另一面
由十三条杠和三十一颗星组成的国旗,则是1853 年美国海军
上校佩里率领舰队,用大炮敲开了当时锁关闭国的日本国门
时悬挂在旗舰“萨斯奎汉纳号”上的那面美国国旗。
后一面国旗,是美国海军的荣誉骄傲之旗,平时保存在
安那波利斯美国海军学院(UnitedStatesNavalAcademy)
。那
面美国国旗标志着美国对太平洋的欲望,标志着美国企图控
制太平洋的开始。美国人现在挂出这面国旗,就是在向日本
人,不,是在向全世界宣布这一个事实:经过将近一个世纪
的努力,美国人终于把太平洋变成了“美利坚湖”。而讲述
日本海军的历史,也要回溯到那个年代。
日本全国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这四个大点的岛
屿和数千个小岛组成,四周环海,所以武装力量中很自然地
要包含能够在海上活动的部分。现在在九州的宫崎县日向市
美美津港还能看到由曾经担任海军大臣的米内光政大将书写
的“日本海军发祥之地”的纪念碑。这是在日本的神话传说
中初代天皇的神武天皇从这里开始乘船东征大和国的缘故。
但那当然只是神话传说,找不出实证的。
因为日本是一个四周被大海环绕的岛国。因此很自然地
就有人认为日本民族是一个海洋民族,日本人也有这种错觉,
经常以此而自负。但实际上与其说日本民族是个“海洋民
族”,不如说是“海滨民族”更加合适。从古代开始他们确
实是在向大海讨生活,但那只是因为日本列岛是被大海包围
着的,只有捕鱼捉虾,他们才能补充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蛋白
质。除此之外,日本人似乎并没有对航海有更大的兴趣。日
本没有哥伦布,没有麦哲伦,当然也没有郑和,而郑和甚至
是属于被认为是典型的陆地民族中国的。
这并不是说日本人就没有做过跨过海洋,去向更广阔的陆
地的尝试。日本历史学家很喜欢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倭寇。但
倭寇不是海军也不是水军,倭寇只是把船只看作军队的输送
工具,大部分战斗本身却是陆地上进行的。因此倭寇不能作
为日本民族是海洋民族的一个证明。然而在另一方面日本人
在海上的笨拙,却可以被举出来作为证明日本民族并非海洋
民族,那就是丰臣秀吉对朝鲜的入侵。这次入侵由于日本水
师被朝鲜海将李舜臣击败以后,日本人好像也就抛弃了对海
洋的执著。
日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具有多面而复杂的民族性。但
是和其他民族往往同时表现出民族性的多个侧面从而使人
无从捉摸所不同的是日本人在一个历史时期往往主要表现
其民族特性的一个侧面。这种转换很多时候令人不可思议,
比如在发动并且输掉了一场旷日持久,劳民伤财,最后使
得三个有关的国家——日本,朝鲜和中国全部政权交替的
战争以后,日本却进入了一个长达200 年的和平时期。
日本人对大炮什么的其实本来倒也不生疏,1543 年火绳
枪就从葡萄牙经过中国传到了种子岛。正好那时是日本的战
国时代,有了用武之地,到了十六世纪末的时候日本成了世
界上最大的火绳枪的生产国和保有国。1614 年江户幕府在大
阪之战中消灭丰臣宗家时就用上了从英国进口的长管炮
(culverin)和从荷兰进口的加农炮。
但随着天下的统一,幕府政权采取了废除军备的政策。不
仅限制枪炮的数量,而且禁止对枪炮的研究和改良,在国内
实行严格的士农工商的阶级制度,颁布了各种法律法令,消
除诉诸武力的因素,维持了两百多年的和平,既无外战,亦
无内战。
当然也就没有了海军。
从十七世纪以后,统治日本的幕府实行了“锁国”政策,
在从1633 年到1639 年的六年里,先后五次颁布“锁国令”,
到1641 年完成了锁国体制。在锁国体制下诸藩们被禁止建造
大船,容积500 石(大约135 立方米)以上的不准造,具备
纵向龙骨的也不准造,双桅船还是不准造,对外贸易也只限
于在规定的地点,由规定的藩国和规定的国家进行。被容许
进行贸易的仅有中国,荷兰,朝鲜,琉球这几个国家。
锁国的背景很复杂,有一个目的是阻止在外贸交易中严重
入超的日本的大量金银外流,还有就是对大航海以后欧洲基
督教文明的对东方传教活动的警惕。1637 年在长崎发生的日
本近代史上一次最严重的内乱“岛原之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由于基督教引起的,幕府政权动员了十二万余人的军队,
损失一万余人才镇压下去。幕府政权认为基督教是引起这一
内乱的元凶,所以禁止积极传教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船只的进
港,完成了锁国体制。
日本幕府的锁国体制是很登峰造极的,不仅不让西班牙葡
萄牙人来,连混血儿都一古脑儿驱逐到澳门去,就连在海外
居住了五年以上的日本人也不准再入国。当时除中国,冲绳
和朝鲜之外唯一被容许进行贸易活动的基督教国家只有荷兰,
而荷兰是在答应了不在日本传教的条件以后才被容许和日本
进行贸易活动的。
但是国是锁不住的,殖民主义者们可不会遵守什么“锁国
令”,他们有的是坚船利炮,能够用来敲门。其实在锁国期
间的对外贸易也重来没有完全断绝过。为财政所苦的各藩主
们,一直在以走私的方式进行贸易,走私船一直开到了东南
亚。1792 年沙皇俄国的陆军中尉亚当•拉克斯曼
(Adam Kirillovich (Erikovich) Laxman)在俄国远东的伊
尔库兹克发现了几个从日本漂流到西伯利亚的日本人,在得
到女皇叶婕卡琳娜二世的支持以后,以送这几个日本人回国
的名义到了根室国的箱馆地方,也就是现在北海道的函馆市。
幕府政权在得知拉克斯曼除了还人还提出了通商的要求以后,
想法子刁难,说要通商得去长期,拉克斯曼只好气愤愤地回
了鄂霍次克。
这是西方人不成功的第一次。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作者:俞天任日期:2008-07-13 14:57
(三)
1853 年7 月,当时叫江户湾,现在叫东京湾的海面上
来了四艘黑乎乎的船,这是美国海军准将马休•
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领的美国东印度舰队
的四艘军舰,为首的是两艘排水量分别为3800 吨和3200 吨
的蒸汽外轮船,旗舰“萨斯奎汉纳号”(USS Susquehanna)
和“密西西比号”(USS Mississippi)
,剩下两艘是帆船
“普
里茅次号”(USSPlymouth)和“萨拉托加号”
(USSSaratoga)

这几条船和日本人平时见过的荷兰,葡萄牙甚至英格兰的
军舰都不一样,浑身上下用柏油涂得漆黑,所以日本人就干
脆称为“黑船”。
四艘黑船上对着江户架起了包括150 磅帕洛特炮
(Parrott rifle)和12 英寸达格伦炮(Dahlgren gun)

100 多门大炮,放下小艇自说自话就开始测量起航道起来了。
这支舰队在头一年的1852 年11 月从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
出发,横渡印度洋绕过好望角经过毛里求斯,锡兰,新加坡,
澳门,香港,5 月4 日到了上海。5 月17 日在从上海出发,
在琉球王国短暂停留以后再经过小笠原群岛来到了江户。
他们来干吗来了呢?首先是为了找出一条能直接去向中国
大陆的太平洋航道,再有就是想为在太平洋到处乱抓鲸鱼的
美国捕鲸船队寻找一个补给据点。
有时候想起来挺有趣的,现在欧美人几乎要把捕鲸上升到
“反人类”的政治和道德高度了,可是当初把鲸鱼捞得几乎
灭绝的究竟是谁啊?
其实头一年荷兰人就告诉了日本人美国人要来,但幕府政
权没当一回事,以为像过去糊弄俄国人,英国人样的就能混
过去,因此也就是让彦根藩在三浦半岛增了点兵而已。现在
看到果然来了人就派人上去接头,但是上去了几拨人都被人
家以级别太低给轰了下来。佩里还开始对着江户城开炮,当
然是空炮。说是三天内不来个像样的人,就要沿江户湾北上,
直接带兵上陆面见你们将军德川家庆了。幕府将军德川家庆
没办法,只好在7 月14 日派了伊豆守(相当现在的静冈县知
事吧)户田氏荣去见佩里。
佩里给日本人的是美国第十三届总统菲尔摩尔的国书,内
容是要求日本开国。幕府政权一时无法回答,就只好以将
军正在重病之中的理由来搪塞。佩里倒也不赶尽杀绝,给
日本留了两面白旗,说你们就先考虑吧,明年俺可还来,
说完就带着人回了香港。
这边家庆将军也不知道是病的还是吓的,佩里走人十天后
的7 月27 日就去天照大神那儿去了,把这个难题留给了老四,
接班做第13 代幕府将军的德川家定。
德川家定本来就是病病歪歪的,甚至有传说是脑瘫的人物,
做不了决定。周围的谋臣们也拿不了主意,干脆搞起大鸣大
放大辩论来了,有没有贴大字报的不知道,反正从大名到旗
本,甚至一般庶民都可以发表意见,言者无罪。顿时一片民
主气象,什么主意都有,就是没有有用的。幕府政权也是过
一天混一天,先造几个炮台再说,反正还有大半年呢。
谁知道这个佩里美国佬说话不算话,走的时候说好了一年
后再来,但才过半年,1854 年1 月份就又回来了。其实是佩
里在香港听说了德川家庆的死讯才赶来的,想乘日本国政混
乱的机会对幕府政权施加压力。
佩里的提前到来像晴天霹雳使幕府政权魂不附体,上次佩
里带了四艘军舰来,这次带来了九艘,大炮就更多了。
日本,这个曾经的最大枪炮拥有国这时已经不知道怎么该
对付枪炮了。特别是佩里使用的大炮已经不是两百年以前的
大炮了,全是后膛炮,一炮打上来,基本上全是木材建筑的
江户除了救火也就不要干别的了。
幕府上下里外胡乱讨论了一个月,最后终于还是全面答应
了美国的开国要求。1855 年3 月31 日,佩里带了500 名军人
在武藏国神奈川的横浜村,就是现在的横浜市登陆,签订了
《日美友好亲善条约》
,这样从第三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以来
的持续200 年以上的锁国政策结束,日本开国了。
开国了怎么办?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日本人全不知道。
日本开国后的1862 年,有个叫高杉晋作的日本人作为幕府使
节的随员来到中国,在上海亲眼看到了中国人是如何被西洋
人奴役的,回国后写成《游清五录》
,警告日本人千万不要成
为第二个中国。
怎么才能避免成为第二个中国的命运很简单——不让西洋
人来,要自己能够保卫自己,就是要“攘夷”。日本是个岛
国,外国要侵略日本肯定是用军舰从海上来,幕府政权一开
始想得也简单——弄些大炮,修几个炮台,西洋军舰再来了,
把他们轰回去就行了。
但荷兰人告诉日本人,这种想法不现实。首先,你没有
办法沿着日本列岛修上一圈炮台,就算是修成了也维护不了。
其次炮台只能阻止海上舰队的进攻,而不能消灭海上舰队,
从海上进攻守住陆地的有效方法是建立一支海军。这样才能
以低廉的造价而实现一个机动的打击力量,消灭从海上来的
侵略力量——当时的荷兰人可没想到现在傻呵呵地端端正正
坐在面前认真听从教诲的这些日本人几十年后就成为了一支
很有名的“侵略力量”,而深受其害者中就有日本人的启蒙
老师荷兰王国。
日本地少人多,没事喜欢填海做个人工岛出来。不要以为
这只是现在日本人有了钱在烧包,打老时候开始日本人就有
这个业余爱好。那时为了和荷兰人做生意,幕府特地在长崎
填了一个占地大约1.3 公顷的人工岛叫做“出岛”用来隔离
他们。幕府政权听了荷兰人的这一番教诲深以为然,现在就
在那个出岛的边上建了一个“长崎海军传习所”,幕府自己
派了70 个人,各藩也凑了130 个人共计200 个就是学生,那
是1855 年的事。老师是荷兰海军军官,上课用荷兰语,边上
站着翻译。学科主要是航海,造船,操炮,船具,测量
(包括天文学)
,数学和机械,每天要学八个小时。
光有人还不行,还得有船。正好两年前从荷兰来了一艘叫
做Soembing 号的排水400 吨的150 马力木制蒸汽军舰,就借
给幕府训练学生,后来荷兰国王威廉三世想想干脆好人做到
底,就送给了幕府。幕府拿来了改名为“观光丸”,名称来
自《易经》里的“观国之光”,不是现在游山玩水那个观光
的意思。这就是日本第一艘蒸汽军舰。后来日本人又在荷兰
订购了“咸临丸”和“朝阳丸”作为传习所的练习舰。
长崎海军传习所时间很短,到1859 年就关闭了。因为日
本国内的“攘夷论”甚嚣尘上,荷兰人害怕继续援助日本会
影响和英美的关系而停止了派遣教官,同时幕府方面在维持
传习所上也遇到了财政上的困难。培养海军人才的方法改为
向荷兰派遣留学生。
长崎传习所虽然只有短短四年,但是意义巨大。这不仅仅
是长崎传习所为从开始的幕府海军到后来的明治海军的日本
海军培养了第一代人才。这些人中包括首任海军卿胜海舟,
第二,四任海军卿川村纯义,海军副总裁榎本武扬,海军兵
学寮的首任兵学头,两度海军卿中牟田仓之助,坂本龙马等
人。长崎海军传习所一个更加重大的意义,就是培养出了日
本的现代国家意识。传习所的学生来自幕府和各藩而同吃同
住同训练,后来又有不少人去欧洲留学,这种特殊的环

VIP内容

此处内容仅限VIP权限查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均为网络整理发布,仅限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