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抗日战场[已扎口]
关河五十州
一切都得从那个被旗人称为龙兴之地的满洲(东北)说起。
日俄战后,日本从俄国手里那里拿到了南满铁路和旅大
(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这就是所谓“满洲权益”的由来。
刚开始,日本人脑子还算清醒。一手策划甲午战争的伊藤
博文就说过这样的话:“满洲不是日本领土,满洲是清国领
土,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伊藤并没好心到要做清国的发言人。只是当时稍有见识的
东瀛政治家都知道,日本要想独吞东北尚无把握。
但是日本已经取得的“满洲权益”必须有人维护。换言之,
他们需要在中国找一个自己的利益代理人。
于是,列出了海选名单。其中有一个候选人的名字叫做张
作霖。
该介绍一下老张的简历。
老张是当土匪(东北叫胡子)打家劫舍起家的,即使在民
国那些大小军阀中,这出身也实在有些说不出口。比起他的
老对手直系老大吴佩孚,那就更相形见拙了,人家那是秀才
水平,
《春秋》读得如数家珍,抗战后的诗词更有点岳武穆的
意韵,一句“叹江山如故”就不是寻常丘八大老粗能吟得出来
的。
好在英雄不问出处。那年头,混不出来的叫土匪,混得出
来的叫老总。
张作霖的祖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山东,一种说是河北,
反正不管是哪里,有一个事实很清楚:从他爷爷辈起,就是
闯关东的,到了他这一代,仍然在闯关东。
那几代人的命运,在李幼斌版的《闯关东》中可以窥见一
鳞半爪。
其实一开始,关东并不需要“闯”。它是主动招生的。
满清入关后,东北地多人少,一片荒芜。清政府为了吸引
汉民去开荒,什么优惠政策都用上了。
当时有明文规定,你只要到了东北,就可以把自己当成是
在外地开会住宾馆,什么也不用带,连毛巾牙刷都不要。政
府会无偿供给你粮食、土地和耕牛,条件是必须加入当地户
口,在东北落地生根。
要知道,这种政策就是到了现代也属于优惠的没边了。
既不要文凭,也不要资历,转眼间,房子票子车子就都有
了,这种好事,到哪里去找?
可愣是没什么人去。
估计跟宣传不够有点关系,因为那会交通不发达,不太可
能专门组一个考察团,开着车把大家先送到东北去看看,亲
眼见识一下当地的美丽富饶。至于拍风光宣传片,就是有那
资金设备,也不一定有那意识。
加上中国农民的乡土观念根深蒂固,轻易都不肯抛乡别土,
离开祖辈生息之地,这就造成了政策很优惠,但群众并不踊
跃的奇怪局面。
为了完成招生指标,有关方面对勤奋工作于招生第一线的
同志也出台了相应激励政策,规定谁能招募到农民来东北的,
连科举都不用考就可以给个官做做。
所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到了康熙年间,经过十多年
的推广,这条好政策逐渐为大家所熟知,往东北去的农民越
来越多。
这回轮到政府着急了,因为满族人是从东北发家的,这里
是他们的龙脉。人少了固然种不成粮食,但太多了,扰了地
方清静,这“脉”还能不能延续得下去就成了问题。
于是清廷赶紧废止招民开垦的政策,并严禁汉人迁入关外,
来了个前后两重天。
但是到了嘉庆初年,老天不给面子,这里闹旱灾,那里发
大水,连白莲教也跟着凑热闹,结果河北、山东等地弄得民
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大批难民重新开始流向关东,政府
也无法禁止,这就是一直延续到近代的“闯关东”。
事实证明,在闯关东方面,老张同志是有着光荣历史传
统和坚强革命意志的。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09-09-06 17:08:26–]
纵观他的奋斗生涯,始终贯穿三个字,一曰赌,二曰混,三
曰搏。
赌是有遗传基因的。张爸爸从前就喜欢在赌场跟人切蹉技
术,结果一个不留神,欠下赌债丧了命。由于长期受到这样
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老张自己对赌一把也是情有所钟的。
从小到大,他从事过的岗位不少,计有小贩、木匠、兽医、
相马师、士兵等多种,最后却掷了把骰子,选了胡子这个好
说不好听的行当。
但是老张这一把证明是赌对了。当时中日甲午战争刚刚结
束,他所在的辽西地区乱得不成样子,正是胡子这一行大展
拳脚的时候,而且老张很快用他的行动证明: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胡子做得好,也可以争当先进模范。
不久以后,张作霖“辖区”内的百姓不仅自觉自愿来交保
护费,而且对他的人马称赞有加,说他们很守规矩,不仅遵
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比官府都强。
身处兵荒马乱之中,老百姓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领会,那就是甭管官军土匪,谁拿了保
护费就能保你全家平安无事的,谁就是好同志。大家看得很
清楚——老张是只要一份子钱,如果来了别的什么官军或者
胡子,不仅要钱,还可能烧房子杀人。两相比较,人人都觉
得老张算得上是个厚道人。不过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飘,
哪能不挨刀。很快,张作霖就挨了仇家的刀,被打得落荒而
逃。万般无奈之下,老张只好去投奔一个绿林朋友。没想到,
走到一个叫做八角台的地方,就有人跑出来截道了。
当胡子这么久,截别人的道很正常,被别人截还是第一次。
老张着实吃了一惊。
事情很快就弄清楚了,原来截道的人是希望他们这帮人马
能留下来,给当地商会当团练(相当于现在的保安)
。原因是
各地盗贼横行,保安早就成了稀缺资源,而且商会招保安,
还有个说不出口的忌讳:这保安要是居心不良,一转身变成
抢劫犯可就太方便了。商会是土财主的组织,白花花的钱堆
在那里,简直就是在诱人犯罪,普通保安要没点定力还真不
行。
张作霖虽是胡子,但盗亦有道,“仁义”之名早已远播,
人家做土匪都做得这么成功,做保安就更不在话下了,所以
商会早就派人在路边恭候多时了。
正愁没地方去呢,没想到还能换个有油水的保安做做。这
一下可把老张给乐坏了,当即就答应留下来做团练副职,也
就是保安队的副队长。
老张这个人,年纪大了看着不怎样(有元帅照为证)
,年
轻时倒还是个帅小伙。所谓北人南相,长得蛮秀气的,在周
围一群膀大腰圆的东北壮汉中很有些鹤立鸡群的味道。加上
他还念过一段时间私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类套话
说得一溜一溜的。这把他的领导人魅力指数无形中又提升了
不少,一来二去,名声太大,以致于原先的八角台团练长
(保安队长)都索性让贤,自己做副,把初来乍到的张作霖
扶了正。
看来有时候人长得好看,除了找老婆容易,其它方面也讨
巧得很。
好日子没过多久,麻烦又来了。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09-09-07 07:56:57–]
甲午战后,社会上乱了几年,又开始逐步稳定下来了。这对
胡子和保安来说,可都不是什么利好消息,两者都面临着下
岗危机。眼看饭碗又没了,这时候商会这棵大树起到了其他
业主很难起到的作用。
他们联合起来,向知府(相对于市长)增韫正式推荐张作
霖,说此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务必予以重用。历来钱能
通神,别人的面子可以不给,商会的面子一定得卖。增市长
也想看看这是个什么人,便传令接见。
一见面,你猜怎么着?“人不可貌相”这句话又失灵了,
老张那极具欺骗性的外表和谈吐再次打动了增市长。
机会赶得巧,正好盛京将军(相当于军区司令)增祺发了
个文件,要求下面“化盗为良”,对地方民团进行收编招安。
根据文件精神,增市长向增司令打了个报告,把老张带的这
支保安队列入了收编名单,并即日进城接受点编(也就是查
验人马数量)
。
在与增市长的谈话过程中,为了抬高自家身价,老张免不
了要胡吹一把,说自己的保安队有一个营的人(其实只有百
来号人)
。眼看过几天就要点编了,老张赶忙跑回八角台,四
处张贴招贤榜,七拼八凑总算把一个营的人招齐了,他自己
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帮办(副营长)
。
这之后,张副营长的主要工作,就是和增市长、增司令这
些人搞好关系。然后,他立足岗位,脚踏实地,一步步升迁,
逐渐从副营长做到了营长,又做到团长、旅长、师长,直至
掌握了东北三省的军政大权。
在这过程中,他与上司周旋,与同僚斗争,从一个底层的
保安队长一直混到了封疆大吏。
光是善赌,会混,再怎么着也只是一个普通混混的水平,
离一代枭雄的标准还差得很远。事实上,老张还能搏。
能搏并不是说张作霖只会单枪匹马地耍横。他是豁得出去,
什么都敢干,但是干的时候又能做到有勇有谋。主要例证是
他的剿匪故事。
老张剿匪?没听错吧,他自己可就是土匪窝里跑出来的。
没错。老张剿匪了,还剿得很有成就。
事物的发展逻辑就是这样的:正因为做过匪,所以才要
剿匪,也才能剿好匪。先收拾地产货。其他人都望风披靡,
有一个人偏不卖帐。此胡子姓杜名立三,一向牛气冲天,把
地方上搅得乌烟瘴气。偏偏他还是一个很难对付的硬骨头,
其人双手握枪,弹无虚发。他防守的地盘山寨坚固,易守难
攻,官军无可奈何,成为省里挂号的头牌督办大案。时任团
长的老张来了以后,想了好些办法,封官许愿,诱捕围追,
但都不成功。最后他玩了一招绝的,就是在他的义父身上打
主意。
老张的义父黑山秀才杜泮林,是杜立三的同族叔叔。杜秀
才是个书呆子,被老张一骗一哄,就给自己的侄子写了封亲
笔信,把杜立三骗了出来,结果一举拿下。
杜立三是当时辽西最难搞的匪,此匪一除,剩下的小匪自
然只能作鸟兽散。老张也因功从团长升到了旅长。
次剿外地胡子。这是一股主要活动于辽西北一带的蒙古叛
匪。辽西北到处都是广阔无垠的大草原,环境恶劣,蚊虫乱
飞,饿狼纵横,加之蒙古人个个都是轻骑兵,出来作乱时多
用奇袭的方式,一人带两匹马,一匹骑乘,一匹备用,来去
如风,行踪飘忽,杀了人,掠了货,然后拨马便走,让你追
都追不上。
几百年前,草原部落就用这种方式侵袭汉族边境。几百年
后,这招依然管用。骑兵不灵的汉军往往拿这些蒙军骑手仍
然毫无办法,政府称之为“巨寇”。老张年轻时当过相马师,
后来当兵时,又“精骑击”,历史上是个不错的骑兵,自然
训练骑兵也是很有一套的。但一开始也打不着蒙古人,不过
他很快找到了办法。
这个办法就叫做:无间道。
张旅长派出“杨子荣”一样的角色打入蒙匪内部,取得情
报,慢慢地就揪住了这帮叛匪的狐狸尾巴。最后不仅把这帮
人打得够呛,还狂追八百里,一直将他们赶出了国境。
维护东北边境安宁,老张不可没。对蒙匪穷追猛打,则体
现了他关键时刻能搏、敢搏、善搏一把的勇气和智谋。
3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09-09-07 08:22:00–]
给大家说说我的一般发帖规律: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8 点
半左右发1 次,中午1 点半左右发1 次,下午3 点半左
右发1 次。晚上不发。周六到周日,只发1 次,时间不定。
当然,这只是说的“一般”。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能到这里来听我吹牛,如果方便的话,
能顺势帮老关顶一下那就更好了。
4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09-09-07 14:07:20–]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想说明一点:老张身上那“张大
帅”、
“东北王”的名号绝非浪得虚名。这是一个集狐狸的狡黠与
狮虎的勇猛于一身的人。
人才啊。要跟他斗,玩阴的、玩狠的你都没辙。作为对
手而言,老的老点,嫩的嫩点,总之是找错了人,看错
了对象。
其实日本人当初在东北找代理,一开始对张作霖这样的人
也不是很上心。他们中意的是所谓宗社党。宗社党并不是一
个党派,只是一个团体。
说起来,这个团体的两个核心人物都与抗战史上臭名昭著
的一个大汉奸、大间谋有关。
这个人就是川岛芳子。两个核心,一个是川岛芳子的老爸
肃亲王,一个是川岛芳子的养父、日本浪人川岛浪速。这两
人合在一起,变着法地想搞“满蒙独立运动”。如此一来,
便合了日本政客的胃口。
不过,想法是好的,要变成现实就不那么容易了。肃亲
王不是老张,赌博既无技术,又欠运气,所以第一把就输了,
而且输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老人家冒着千辛万苦,借
巨资买来一大批军火,准备通过走私的方式运到内蒙古去,
结果被张作霖的拜把兄弟截获了,近五十辆大车的军火白送
给了人家,自然“独立运动”就无从谈起了。
外援接济不上,只能靠草原上自己的人了。宗社党接着又
拉拢上了蒙古叛匪头目巴布扎布。巴布扎布也毫不含糊,很
有点给人当枪使也幸福的劲头,立即在内蒙聚众起事,并亲
率五千骑兵向奉天(沈阳)杀来。
如前所述,老张在打蒙古骑兵方面已经很有些心得了,几
个勾拳下去,就把叛匪给撂倒了。巴布扎布本人虽然骑姿
英武,但架不住奉军的炮火凶猛,最终也光荣的“死逑”
了。
日本人眼睁睁地看着宗社党从意气风发走向溃不成军,终
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阿斗型的选手终究是不能成器的。
张作霖不失时机地向沮丧的日本政客们伸出了橄榄枝。
这时的老张又升官了。清帝退位后,袁大头任总统,全国
陆军部队进行整编,张作霖被任命为陆军第二十七师中将师
长。从地方军事职务上,这算到头了。
可是老张认为这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还需
要继续壮大自己的实力,拉起一支足以争霸天下的私人武装,
而以老张摸爬滚打多年的经历,深知若无列强作靠山,这永
远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日俄战争后,列强中真正在东北能玩得转的就是日本。虽
然它没能如愿以偿地从战败国沙俄身上捞到什么战争赔款
(白俄是有名的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主)
,但却继承了南
满铁路和旅大的租借权,并且驻有一定数量的军队。
他们不帮忙不点头,老张就没法真正发达。所以,这边
“老日”还没来得及忽悠老张,老张就已经开始准备忽悠
“老日”了。
5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09-09-07 15:35:52–]
刚当上师长,张作霖就向日本关东都督(关东军司令
前身)打招呼,说了一大通好话。无非表明两层意思,
一层是自己对日本有好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亲日
派”,另一层意思是“我办事”,“你放心”,一副
惟命是从的样子。
忽悠完军人,马上又忽悠政客。老张随后又主动了拜访日
本驻奉天总领事,表达的意思也差不多,只是更加声情并茂
一点。
不过,老张的热情起初并没有打动这些日本军政要员的心。
道理很简单,那时候上门来拍马屁搞投机的人太多了,都排
着队拎着烟酒来的,比张作霖更大的官也没少见。
老张走后,他们只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又一个投巧取巧
的。随后便把老张的名片顺手扔进了废纸篓。
但是时间会证明一切。等到发现宗社党也不行了,日本人
终于意识到张作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于是逐渐达成了共识:
要扶就得扶这样的实力派。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老日”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
他们很为从前漠视这位主动送上门来的“亲日派”感到悔恨,
一咬后槽牙,便开始下血本了。
先是把储存在海参崴的价值百万元的武器拿了出来,卖给
奉军,然后是把放在天津的压箱底货倒腾出来:一万支步枪,
十二门大炮,都如数交到了老张手里。此时,第一次直奉战
争刚刚结束,奉军在关内吃了败仗,损兵折将,狼狈退回。
这批军火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又一年,奉军“整军经武”
(整训部队)
,又一下子给运来近四百万的军械。
就连奉军的兵工厂也是由日本派专家帮助量身设计并建造
的。那时除了清末张之洞搞的汉阳兵工厂,整个中国还没几
座像样的兵工厂。就靠着这个兵工厂,奉军在军械弹药上已
经能做到自给自足。
除了给东西,还派人。
日本对内发出了要打工就给奉军打工的号召,前前后后介
绍了一大帮子人去给老张做军事顾问。当然这些家伙也都居
心叵测,业余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奉军中剌探军情,物色
和培养亲日军官。
不过,就军事素质而论,日本顾问们倒也不是白给的,后
来赫赫有名的“关东群雄”,比如本庄繁(后任关东军司令)
、
板垣征四郎(后任关东军参谋长)都曾在奉军中担任顾问。
这些人大多是日本陆军大学的高材生,人人在军事指挥上
都不是吃闲饭的,遇到紧急情况时,控制不住表现欲,经常
想上去表现一下。遇到这种情况,本着“不用白不用,用了
也白用”的原则,老张也乐得让这些“高级打工仔”上去卖
点力气,替他挡上一把。
比如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奉军被直军追得无路可逃,
眼看连家都回不去了。本庄繁跑出来,请求代为指挥。这位
未来的关东军司令还真不是盖的,一下子就把直军挡住了,
奉军残部才得以顺利撤出关内。
甚至有时看到作为“自己人”的老张在打架时吃了亏,
“老日”连板凳都坐不住,不顾观众不得进入场内的规定,
捋起袖子就上阵了,在众目睽睽之下,愣是把老张的十一人
足球队变成了十二人。
典型事件是阻止郭松龄“叛乱”。
郭松龄,长得人高马大,人称“郭鬼子”,其部向来为奉
军中之精锐。小郭为人恃才傲物,既看不起老派(跟老张出
生入死、两肋插刀混出来的那些哥们儿)
,也瞧不上同为新派
的“士官系”(大多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
,就连对自己的
老板张作霖,也经常当面耍态度,给脸子。
他对老张的看法,除了认为他偏袒老派和“士官系”外,
还不满意他“热心内战、对日本妥协退让”。
面对这样一个愤青,老张也不胜其烦,索性让他出国考察
去了。
考察回来,小郭汇报学成果,第一项就是要把老张赶下
台。
6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09-09-08 08:00:37–]
起先,他和老愤青冯玉祥约好,老少愤青准备一道手拉手找
“卖国贼”老张算帐。没想到老冯没几下就败了。开弓没有
回头箭,小郭牙一咬,脚一跺,直接点起三军人马,奔老张
在奉天的窝就来了。
当时奉天空虚,拱卫部队猝不及防,被小郭揍得鼻青脸肿。
老张精明一辈子,这回栽在了自己人手上,急得差点儿精神
失常,慌乱中,连下野电文都预先起草好了。亏得张作相、
吴俊升这帮老弟兄拼死护主,加上郭军自己内部开始闹不团
结,才最终得以转危为安。
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曾指派关东军赴援,并调动重炮部队
阻止郭军进攻,算是在关键时候救了老张一命。
正是有了日本这个后台老板的“大力援助”,原本并不占
有绝对优势的奉系很快就在旧军阀体系中独占鳌头了。
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日本军政要人们作为“幕后英雄”很是欣慰,接下来他们
理所当然地认为,收获的季节要到了。张兄应该有所表示了。
但是他们等啊等啊,等到花儿也谢了,实质性的利好消息
却没有多少。莫非张大元帅生病或是突然脑子透逗了,没法
理这一茬?
派人去看了,老张健康着呢,气定神闲,面色红润,比谁
都精神,也比谁都精明。人家只是来了个闷声大发财,拿到
好处后跟个没事人一样,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日本人
明白了,老张没病没傻,只是耍起了无赖。这就意味以前在
他身上的所有投资都无一例外要打水漂了。
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日本人再能装孙子,也没法不被
激怒。
从事前事后的种种迹像上看,如果说耍手腕,很多日本政
客都还不是老张的对手,即使是久经宦场考验的老牌官僚。
这不,老张又伸出了热情的手。谈嘛谈嘛,滴水之恩当
涌泉相报,我老张虽出身草莽,却不是那等不讲义气的人。
事实证明,老张就是这样不讲义气的人。
他一再伸手,明里是要跟日本人谈判,暗里却是要通过忽
悠,再弄点军火和好处过来。
曾经的山大王经历留给了老张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付日本
人,他也是用的从前屡试不爽的三斧头:赌,混,搏。
他知道日本人想要他做什么。从内心来说,是一万个不情
愿。但他心里拎得清,这就是个饵,而且是个百试不爽的饵。
有个这个饵,就可以让你想吃吃不下,想吐吐不出。
因此,他赌日本人再怎么恼羞成怒,也没法明着跟他翻脸。
因为还指望着这个饵呢。
混,则是在与日本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不传秘诀。
其实,通过以往的一次次谈判,日本在表面得到的实惠不
少,比如放宽移民限制,取得东北的土地商租权和内地居住
权,又比如在东北增设日本领事馆。日本人也曾为之狂喜一
阵,晚上高兴得连觉都睡不着。
第二天醒来,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他们原先想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均为网络整理发布,仅限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