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帝记》鲜于冶銋原创长篇:
天下巨变时,那些人经历的波澜诡谲事……
鲜于冶銋
覆帝记
行文伊始,粗填个词牌:
《临江仙·无名
英雄》
卄年辗转烽火途,救亡觅尽天路。
哪管雷霆风雨骤。时移地覆间,莽藏魔境处。
兴亡成败注定否,是非功过难述。
终究白骨没黄土。多少唾拜事,怎扰逝人休。
华夏数千年,英雄万万千。每到风云剧变之时,兴亡交替
之刻,总有满载着各路英豪的列车呼啸而至。各色人物蜂拥
粉墨登场,书写着或华丽或悲凉、或救危难或倒悬民、或千
古传诵、或万年唾骂的历史。
他们的故事或浓墨重彩或一笔带过,但最多也就出现在那
仅仅几页史书里。可就算那青史里区区几行名姓,背后都垫
着千万的孤骨荒丘。这才是所谓的‘城头变幻大王旗,兴亡
尽是百姓苦!’
不过史书才有多大地方,就算是蝇头小楷又容得下多少
人?又有多少英雄事迹如金粒般掩埋于漫漫地历史沙海之中。
下面要讲的就是那个时代,一群无名人物的传奇故事……
仅在此敬告亲爱的读者:
本文纯粹是虚构,对号入座自不要。辛苦原创劳加伤,
只为请您给个好。种马爽文都不沾,有此雅好请绕道。
灌水拖沓非所愿,有您力挺完结早。历史细节费心找,
但此并非史学稿。只为环境真实故,专家请勿拍案吵。
真人仅为情节需,莫把纲线上来套。无意褒贬与评说,
乱扣帽子没必要。初涉长篇难免颤,小错小漏少不了。
指点堪误虚心受,唯请拍砖手下饶。
天涯鬼话潜多载,
解郁之恩忘不了。仅愿发文以回报,独家首发不他找。
第一部郗嘘国殇一、
黄海鏖战
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八日,鸭绿江出海口黄海大东沟海域。
半日惨烈无比的炮舰厮杀骤然卷起了一场疾风暴雨,无情
地旋击着北洋舰队的旗舰之一—浩洋号。
那已被倭舰重炮撕裂的的右侧舰体已经不断有大量海水涌
入,舰上官兵拼命只应奋力排水,有的甚至不停拿帽子舀出
海水。但炮损纵深过大,加之暴雨如注,人力已难挽回大势,
浩洋号岌岌可危。
驾驶舱中的管带郑永盛不住地拿望远镜四下仔细观看,透
过雨蒙的玻璃依稀看出,左右两护卫舰已经被敌舰团团围住,
一记记重炮已经将两舰击地千疮百孔,沉没在即。
远处的济远号也已陷入日舰的重重围困,左右孤立难以支
应,如浴火海的舰上,官兵纷纷投入海中以求自保。旗兵不
停地打出‘济远将末,愧对大帅,官兵绝不苟活’的旗语,
眼见沉没只在顷刻之间。
郑永盛颓然放下望远镜,口中绝望地喃喃道:“北洋倾覆
在即,只此初战竟被倭奴全歼,我又如何能苟全……”。
他将手中一直紧握的刀柄缓缓地拔了出来,此刀是北洋大
臣李鸿章费尽艰辛从慈禧太后那为北洋争来的,柄上刻满文
“绝批”,下刻“节制”,刀柄口有七宝镶嵌,斩金断铁锋
利无匹。
据宫中传承讲,此刀是太宗皇帝皇太极寻访匿世造刀高人,
寻得稀世材质秘制,准备入关后擒下崇祯皇帝,举刀言批小
儿皇帝昏聩丧国,并劈下巨逆李自成头颅之用。
可是未等到入关,皇太极已经驾崩西去,而此把“绝披”
就一直被视为大清重器被悬于崇德殿中,从未出鞘。
当时李鸿章以雷霆之势兴建北洋,但新水师与旗营冲突不
断,且北洋旗人寥寥,难以管束黄海水军诸部。
李鸿章便借慈禧大寿之际,千辛万苦寻得传闻早已绝迹的
道家至宝驻颜丹,并置于远海巨型砗磲中鸡蛋大东珠制成
的奁盒中献上,并凭借如簧巧舌大肆鼓噪,在太后微醺心
下大爽之际求得。
“节制”二字是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任上,由慈
禧应允,光绪皇帝才极不情愿派人刻上的。可知仅这节制两
字便有了北洋周边四省十几万的调兵权,慈禧此举正是表明
了对李鸿章的绝对信任,正可谓恩赐从天,一时间北洋风光
无俩。
至此郑永盛仍牢牢记得李中堂赐刀时的教诲‘此刀乃国
之重器,可节制四省旗绿各营。今太后赐予北洋乃天大造化,
望你善用,铸我北洋,兴我大清!’当时的郑永盛是涕泪横
流,举头赌咒的要兴我大清海师云云。
眼见此时大败亏输格局已定,还有何面目再见中堂,何谈
佑我大清?郑永盛心中凄苦自讽:‘别了什么都难,只有自
我了断容易!宝刀,李中堂,朝廷,我万难辞咎,不如直接
了断了吧!’
要知人一旦钻进了牛角就一时没法出来,郑永盛已经青
紫的手此时暴筋突出,原本铁青的脸色也已涨成了暗红,只
听‘噌’地一声,宝刀已经出鞘,刀光霎时耀得众人眼前一
盲。
左右亲兵早已看出大帅不对劲,看到其拔刀在手,拼了上
去夺刀的夺刀,压手的压手,口中不注哀求:“大帅,万不
可出此下策,留得青山在呀!”,一个在旅顺营中还有三个
姘头的中年指挥情急之下还冒出了句:“大帅,只要有屌命
在,还怕没娘们操!”。
一群人登时把郑大帅憋得是胸闷气阻,宝刀被压地险些脱
手,脖子更不知被谁顶住话也喊不出,驾驶舱顿时一片大乱。
就在众人乱作一团之际,舵头已被众人的来回推揉下被
顶到了左30 度,而定速杆也已被众人的挤蹭推至全速20 节,
船身的骤变令一众哗啦啦跌向左弦门,一时间众人的身躯全
挤在郑永盛的身旁。
经此舰身突变,郑永盛登时醒了过来,一脚踢开抓住自己
腿的亲兵,对跟自己几乎口吻相接的亲兵大喝:“给老子滚
开!”,而后大叫,“舵手何在?”“大帅,在您身下!”。
郑永盛使出了绝劲断喝:“都滚开!”身遭众人连滚带爬
地离开大帅身遭,只是船体又一次严重倾侧,大家再次倾倒
在左门边。“右转舵15,降速至10 节!”郑永盛急忙下令道。
“得令!”舵手趴着甲板爬过去调整稳住了船身和航速。
只听得轰隆一声,浩洋号差点倾覆的船身砸向海面,右舷尚
在舱外的官兵站立不稳噼里啪啦被扔入海水中。
此刻船侧的鱼雷突然失去控制,引信爆开嗖地滑向水里向
前疾射,不久只听一声巨响,似乎炸到了甚么。
“大帅,敌舰昌野号已被我鱼雷击中!”,二副放下望远
镜从刚才的狼狈不堪变为极其兴奋。这鱼雷自打买来装上
就未用过,这种口径的鱼雷弹是我大清从未有过,更别谈
制造,所以舰上的鱼雷只有左右两发。
但至于昌野号是何原因被击中,郑甚为不解暗道:‘难道
是误中?莫非是天佑大清?’想到此节随即大声喝道:“维
持航向不变,航速降为5 节!”“得令!”。“大副何在?”
左右无人支应。
正在众人须臾不定四处寻找间,舱门被狠命推开,一身着
正白旗甲胄的年轻将领,像刚从水里被捞上来一样,踉踉跄
跄地撞了进来。
他进舱后便把那将脖子箍地死死的旗将头盔摘下,囫囵个
儿地甩到了地上,一边抹着脸上的雨水一边大骂:“这他妈
的旗帽头顶个避雷针,脖子又卡的死死的,戴着不被雷劈死,
也得被活活憋死!”
而后见众人皆神色犹疑地看着他,便抱拳对郑永盛道:
“大人,敌舰昌野号已被我鱼雷击中!现在船身移动缓慢,
就在我舰前方约十海里处,请大人定夺!”
要知道,帅字旗姓什么,官兵就随其,见面要单跪行礼。
这是满清八旗的祖制,没法改。此名小将敢将顶戴扔掉,抱
拳行礼,实在是坏了所有的规矩。
北洋创立之初就是以淮军旧部及黄海各水军绿营为主,由
于旗人将士太少,李鸿章唯恐周遭旗营官兵不服调配,特向
慈禧太后求得二十四顶五品以上的旗营武官顶戴。
在往常这叫“抬旗”,是将汉营将领快速提升身价的办法。
此举更是李鸿章的一番良苦用心,即明确地向太后以示忠心
事主之意,又弥合了北洋与周遭旗营的满汉冲突。
但这旗将的身份地位特殊,时时都代表着天家的尊严,如
果这位小将刚才的举动和说的那番气话被别有用心的人听到,
准会被参死。郑帅忙嗔怪道:“白安慎言,注意身份!”
“大人,都已到了存亡之际,还在乎这个!”
说这番话的人正是浩洋号大副,四品管带李白安。其实郑
永盛见到此人进来之时就已经明了,或许北洋的存亡就系在
此直性热血的年轻人身上。
人打赏
7
人点赞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作者:鲜于冶銋日期:2018-10-01 21:10
此人祖籍不详,姓李,名白,字白安,这等名字在清末可
谓是异类,而他的身世就更像是传奇。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就开始备受西方列强的欺压,
疲弱的满清王朝无力反抗,百姓更是民不聊生。一向不与清
廷为伍的武林侠道江湖中人眼见此惨状,也不免纷纷摈弃民
族恨,门第怨,助清抗洋。说起清廷与武林人士的恩怨纠结
已有两百多年,自满清入关统治汉人始,清廷唯恐汉人不服
造反,处心积虑地展开了长达百年对江湖人士武林门派的剿
杀史。其中以火烧少林寺武当山等为代表摧毁武林名门正派,
更以假借武林大会等名义暗中操纵围杀江湖人士等逐步削弱
武林势力,并在民间收缴刀枪剑戟等武器将民间习武势力逐
渐扑灭。
经过一个世纪,一向在历朝历代均繁盛无比的中华武林力
量日趋式微,而残存的武林人士也大都没入民间,鲜见踪迹。
但事有例外,武林中尚有三大分支清廷一直难以撼动。其
一为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红花会,会中各堂口云集了诸多门
派的好手,且传承有序。虽然复明早已如昨日昙花,但红花
会在江南及闽粤等地仍活动频繁,且到了晚清又有了清帮、
洪门等大型分支,会众广播。
其二就是由来已久的丐帮,正所谓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乞
丐,他们混迹市井,散布城镇,朝廷是招之不来,挥之不去。
虽居无定所,组织涣散,但有号令时一哄而上,欲擒之则作
鸟兽散,且帮中各路好手如云,着实让清廷很是头痛。
第三则是清廷既恨之入骨又不得不倚重的漕帮。漕帮顾名
思义就是漕运之帮,说白了就是占码头走船运货的。自隋代
炀帝开挖京杭大运河始,漕运在历朝代的运输业中均列雄首,
因为其分布极为广泛,线路漫长且需要大量人手,漕帮一直
是地位特殊的江湖势力。尤其是清朝康熙皇帝禁了海运以后,
漕运就更成了朝廷财政的一项重要税赋来源。
中华大地自从有了封建官僚阶级开始,就掀起了一浪接一
浪的、波澜壮阔的、气吞山河的贪腐大潮。这真是:黄河长
江水奔流,滔滔贪腐永不休。
朝中人贪地方官贪,上任贪完下任贪,正是在贪腐的大潮
流中,官府漕运外包及民间利漕走私才能形成气候。漕帮正
是在官与民夺利,民为生贩私的博弈中历久弥坚,长盛不衰。
漕路四通八达的网络分布,使得漕帮的帮众遍布之广是历
朝帮派所无法匹敌的,其势力之大更是无法比拟。并在历朝
中都有官中有漕,漕中有官的现象,这也是朝廷无法撼动漕
帮的主要原因之一。
清代漕帮中就出现了大量红顶商人,在朝中都有很大的影
响力。在清末缴捻的过程中,左宗棠等与漕帮关系密切的大
臣,更是利用漕帮削弱太平天国的势力,期间曾国藩的胞弟
更是在帮中成了挂牌的正宗弟子。
李白安就是当下漕帮总瓢把子胡进锐的关门弟子,胡总的
江湖封号“三江水上漂”,一身轻功那是无人不服。
李白安自幼失怙,十来岁就浪荡江湖,凭借天资聪颖到处
偷师,虽没正经练过哪家门派的看家功夫,但杂七杂八的倒
也略有些小成,加之天性豪放任性恣肆江湖,经常没头脑地
招惹些是非,也因年轻贪盛盗玩过一些紧俏物件,招过官府
通缉,但凭着机灵变通,大都能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一日他在扬州倚红楼吃酒大闹,误闯漕帮密会,几言不合
就按捺不住与帮中兄弟过起手来,误打误撞中竟撂倒了一名
好手,虽被擒住仍桀骜不驯,但这番行径却颇得一人的赏识。
胡把头当时已年近六十,出道立万快三十年未曾收过如意
弟子趁心门生,一直引以为憾。李白安的年轻跳跃、天资脾
气让他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便起了收纳之意。
他当下使出了一招‘月桂折枝’,运气纵身跃起快三丈高,
轻松就摘了楼厅顶梁的花球,双足落地悄然无声,大气不喘。
这手段一出,李白安当时傻了眼,从没见人轻功这般出神入
化,心悦诚服举头便拜。
胡总把头当日就将他纳下,并于寿诞之日,立案焚香,行
三跪九叩之礼,传六禁十予之规,于帮众面前收了这关门弟
子。李白安倒也争气,两年间就尽得胡老真传,一身轻功更
是练得炉火纯青,帮众在轻身上已无人能及。
为此胡总把头老怀欣慰,在漕帮十二堂后加设独立堂口
‘随意堂’,任他为主专司处理帮中疑难紧要之事,自此李
白安二十出头就成了漕帮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
当时清廷自闭的大门早已被洋夷的坚船利炮打破,海运
也就成了漕运的主要障碍,漕帮的船队更是与洋人的商船争
端不休。以前与漕帮惯有私往的各道衙门也不时对漕帮板起
脸孔,专心贴在洋大人的屁股上。
一次李白安率众与洋人船队争抢水路,争执之间洋鬼子的
洋枪队不由分说放了过来,这血肉之躯加之大刀板斧那里是
西洋快枪的对手,当时就有十几帮众受伤,更有三人被当场
打死。而随后赶到的官兵不但不为自己人做主,还当场抓了
几个漕帮兄弟。
李白安自从入帮后便在恩师的教诲下收敛心性,不敢任意
胡为,更加深知民不与官斗的道理。但当次巨变也难耐胸中
恶火,当夜就孤身潜入洋人商船,手刃了几个洋鬼子,并率
几名好手闯入直隶府大牢劫狱。
他自己虽然仗着轻功绝学出入自如,但随从可就没这本事
了,都被当场擒住。此次劫狱不果虽然人没救出,但却在保
定城内掀起轩然大波。李白安在几百官兵和百姓的目睹下,
出入戒备森严的省府大牢直如无人之境,更被民间唤作‘鹞
子飞贼’传得神乎其神。
一时间保定府连夜戒备,派洋枪队在城门墙头布下天罗地
网,并广下海捕文书,李白安的画像被贴的满街遍巷,他纵
有天大本事也无法在这风口浪尖下全身出城,登时被困在保
定城中。
要说人道天命自有定数,李白安命不该绝。此时的直隶总
督正是李鸿章,此时他正在紧密筹建北洋海军,在天津府办
完洋务事宜后刚刚赶回保定府处理省府内务。
本来一个蟊贼本事再大也难入李中堂的法眼,他此刻正在
为北洋才俊的招募一事发愁。自从李鸿章被任命为北洋大臣
兼直隶总督伊始,就一门心思扑在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
钢铁水师上。
虽然他的恩师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在朝廷中可谓功勋
无两,但在论及正视清廷现状并积极图变图强上,他在朝中
是无人能出其右的。早在南京条约签订之时,他就已经意识
到只有图变求强,才能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清江山,所以在直
隶任上坐定之后,他就不停地游说慈禧太后创建新式海军,
以拒外敌西夷。
当时清廷刚灭了太平天国不久加上不停地对洋夷割地赔款,
财力已经虚弱不堪,自保堪虞。所以慈禧太后只是觉得此举
可行,但国力实难为继,再加上以帝师翁同龢为首的保守派
不停鼓噪“洋夷奇技淫巧,是难为我泱泱大国礼教之邦所用”
等理由,折子满天飞,处处横加阻挠。
慈禧太后也迫于这些所谓儒家正统的庞大保守势力的压力,
一直犹豫不决,并未点头应允。可是李鸿章可不仅仅是梦想
家,更是务实派,他一方面不停寻求奇珍异宝与太后解闷,
一面买通以李莲英为首的大太监们在慈禧面前吹耳旁风,才
使得实际的大清之主下诏筹建北洋海军。
李鸿章见惯了当时大清军纪涣散,满汉各营均难以依托,便
以淮军旧部为新军骨架,广募英才,以期成就能倚之一战的
真正现代水师。
这时李鸿章正在如火如荼地张榜求才,榜上写着:‘北洋
新军招募,不计得失过往,不问功名出处,诚纳各方英
才。……’。
此榜一出,倒也吸引了一些可用之人,但是未见出类拔
萃可执牛耳的青年才俊。李鸿章深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真
谛,回府这段日子也颇为烦恼,对城内飞贼一事更是视之如
无。
正在书厅翻看文书之际,突然听到堂外院中一人振声道:
“在下闻得大人招贤若渴,斗胆只身拜见,如有冒犯,请大
人见谅。”声音清朗浑厚,倒像是在耳旁说的一般。
李鸿章闻之不禁微微色变,要知道这总督府院前后左右几
十进,从大门到这里护卫的官兵不下数百,且在这光天化日
之下,此人如何近的跟前却未惊动任何护卫,功夫之高可想
而知。
左右亲兵纷纷拔刀,李鸿章戎马一生,刀头舔血的场面不
知经过多少,当即缓过神来,喝令左右:“收回刀去!他若
欲取我性命,尔等又能如何?”而后缓声道:“开门迎客。”
说完,拄着英国公使送的祖母绿头金柄手杖,缓缓地步出门
去。
门外昂然挺立一俊朗青年面带微笑,抱拳长揖:“后生李
白安,拜见李中堂。”李鸿章于朝堂杀场血雨多年,又历
遍江湖草莽,早已阅人成精。见此人抱拳时左手拇指微曲,
四指紧合拢住右拳,低揖时拇指正对眉间位,正是漕帮人
士拜见长辈的礼数。
而他虽不是大学士也没有入中枢军机,但身兼北洋大臣和
直隶总督两职,以中堂称他即是其实已成、恰如其分更是遵
规重矩、恭敬有加,不觉对这年轻人另眼相看。
他心念虽动但表情却丝毫未变,继而缓声道:“后生免礼,
不报而至,所为何事?”李白安歉声道:“小的得知中堂广
纳贤才,不禁欣喜难耐,乱了礼数,望中堂海涵。”
其实事实哪里像李白安说的那么简单!自打杀了洋人,大
闹省牢,保定封城之后,官差用重手段从擒获的漕帮人中挖
出了他的长相,随即便画影图形下了海捕文书,悬挂着李白
安画像并贴着悬赏五百两的捕告被贴的满大街都是。
要是他的面相普通的扔在人堆儿里找不着也就罢了,偏就
生出了一副好皮囊,属于摆在哪儿都扎眼的人,刚一在主街
露面就立马被认了出来,五百两悬红可不是个小数,在当时
保定府一栋像样的宅院也不过就是百两,这重赏之下焉能没
有勇夫?
把李白安逼得只得藏头缩脚在胡同儿深处,不时转移,却
难以脱身。恰巧见到李鸿章的招贤榜,便趁着月色潜入总督
府,藏身到天亮才敢现身出来。要不堂堂封疆大吏的府衙,
哪里能够光天化日出入自如?不过这个空子钻的恰到好处,
倒是让李中堂刮目相看起来。
这手瞒天过海真是吊起了李鸿章的胃口,他不禁开口问:
“我这里招的是海军带兵统领,要有一番过人的真本事,你
倒说与我看看,你的德能在哪里呀?”
李白安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随即笑道:“晚生请中堂
恕罪在先。”“恕你无罪!”还没等李鸿章的话说完,他已
经几个起落身形便飘于十丈开外,目标直指矗立于府门口的
旗杆。
这旗杆仿洋人旗杆而制,全身精铁打造高五丈,杆头呼啦
啦地飘着三角青龙帅旗。此时李白安的身形已近府门口,他
脚尖一点房檐,飞身跃向旗杆顶,中途在杆身轻轻一点,身
体在空中一扭转眼就摘下了帅旗。
而后如一只展翅巨隼般几个起落便飞回李鸿章身前,举手
托起帅旗,单膝跪倒,低头道:“请中堂收旗。”刚才这一
连串功夫一气呵成,看似行云流水,实则已倾尽他的全力,
而最后那一跪更是顺带掩饰他的气亏之象。
李鸿章心头大喜,这般功夫实在是他前所未见,面前此人
无论从气度样貌年纪本领都深得己心,实在是难得之才。便
笑着伸手扶道:“后生倒有一身好本事!有没有想过为国效
力,为我北洋助翼,抵御洋夷呀?”
李白安混迹江湖已久,眼见清廷腐朽至极,实在不愿与之
为伍,便坦言道:“朝中贪腐盛行,晚生不愿同流合
污……”
“我说的是为我北洋效力!”李鸿章厉声打断了他的话,将
他建立新水师的缘由始末简要说之,随后叹声道:“洋夷之
祸不除,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难道百安你不愿以己之
力救百姓于倒悬吗?”
一席话说得李白安心头不停翻滚,回想这些年目睹的百姓
饱受洋鬼子欺压的惨状,不禁热血上涌,脱口而出:“大丈
夫死当得其所,在下愿追随中堂,万死不辞!”
这时左右官兵已有人从身形和样貌上认出他就是那正在通
缉的飞贼,大声说:“大人,此人正是那杀洋人劫大狱
的……”李鸿章呵斥道:“我已有言在先,招募英杰,不计
前嫌。”转头道:“白安,你可是漕帮中人?”“禀大人,
家师正是胡进锐。”“已经有年头没见过他了,如你入我北
洋,便不可再管帮中之事……”“请容在下回帮中禀明师父,
再到大人帐前效命!”“老夫静候佳音,代我问候你师傅!”
1 楼
作者:鲜于冶銋日期:2018-10-01 21:11
没想到审核这么久,总算发出来了!自己镇个楼!
2 楼
作者:鲜于冶銋日期:2018-10-01 21:15
半月之后,李白安径直返回直隶总督府复命,李鸿章将他
与十几名青年才俊一同派往英吉利舰炮学院学习西洋新式军
事海战知识,自己则多方筹备购买舰艇装备。
此次北洋初战,正是李白安等人学成回北洋的一年之后,
而他与同学兼学

VIP内容

此处内容仅限VIP权限查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均为网络整理发布,仅限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