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穷人怎样拥有多套房产的?-财富
可以这样成长。
晋朝人
写这个贴,几经犹豫,原因主要有4。
1。不想暴露太多个人信息。你看,坛中一些骨灰级的
人物,只谈观点,兼谈风月,从不涉及个人经历。明显可以
感觉到,他们的经历绝对精彩。可他们就是不说。呵呵。可
知谨慎的重要性了。
2。这儿,高人太多,身家不少重量级,俺这点故事真
不足挂齿,没得让人笑话。
3。招骂,那是免不了的。上来几位骂俺,俺跟着对骂?
进退都是个无趣。
4。再一个,打字太慢,太花时间。累。没稿费,不划
算。呵呵。
终于下笔了,也原因有4。
1。但,人啦,都有表现欲,俺修为不到,未能免俗,
呵呵。
2。常见一些与俺经验相左的观点,忍不住想指手画脚。
3。其实一直想写这样一个故事,当着回忆。
4。万一。俺说是:万一,被某位总编发现了,俺不就
成第二个郭敬明了?嘿嘿。
看官多鼓励,毕竟没有5 毛的稿费收入,不就是图个观
众吗?
真有想骂俺的,嘴下留德,尤其不要殃及家人,切切。
最后,拜托识出俺点来历的朋友,就不要道破了。都在
网上混,无非想图个轻松。因为,俺已经发现有些ID 虽然
戴了面具,但也似增相识呀,呵呵。
休息一下吧,玩玩天涯的网页游戏: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19:08
从第一次买房谈起。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19:12
一、当天上的馅饼掉到头上时,第一个感觉是痛。
俺第一次买房是在1999 年,那时什么也不懂。现在想来
很傻,也很好玩。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单位不分房了,自己想换个大房
子住。动了买房的念头。而且,从报上看到,全国各地的房
子都在涨,尤其深圳等沿海地区的房价是天价——–当时
在俺这个不发达地区的低收入者来看。又听说长沙的房子都
要比武汉还要贵,便认定买套房子不会吃亏。心想,发达国
家的房子都是百姓一辈的事,可见房子将来一定会贵到很难
买的地步。武汉的房子连长沙也不如嘛?没这个道理。武汉
的房子与全国差那么多,必涨无疑。看一看美国,就知道,
普通老百姓买房也是要还一辈子贷的,那么,俺们将来也一
定步其后尘。等中国真发达如美国,武汉发达如沿海,房价
能不跟沿海一样吗?那时,俺这点收入,就更买不起房了。
另外,没有福利房的退路了,想住大房子,就赶紧吧。
与老婆商量了,老婆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便开始看房
子。
现在都说当年房价低,那是因为,大家拿的是今天的收
入,看昨天的房价。当然觉得低了。其实,要俺看,房价跟
收入比的话,房价从来就没有低过。要俺说,今天,可能还
要强于当年啦。
举两个亲身的例子。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19:39
现在的80 后们,总以为福利分房是好事。其实,误会
大了去了。看一看当年的福利房,几家人共厨房、共厕所的
情景,电影里应该看见过吧?那是国家管住房几十年的失败
的铁证呀。
买婚房?做梦去吧。一般家庭都是在家里挤出一间半间。
能分个单间,那是很好的单位了,多半还是共厨房和厕所。
多少人头发白了,能混个小两室就不错了。
当年人真穷。一次单位为解决住房问题,终于盖了两栋
楼,采用集资建房的方法。二室半一厅,100 平。挺好吧?
论资排辈,只6 万块人民币。
嘿嘿。
结果咧?很多比俺资历高,
工作都快退休的人家,
就是拿不出这6 万块。后来,朋友告诉俺说,象俺这样的资
历,也可以集这个资了。
最后,就是象俺父母这样工作大半辈子,工资算比较高
的,
加上俺自己夫妻两人,
硬是也集不出这6 万块人民币呀。
亲戚朋友也不好意思开口,
估计就是那三瓜两枣,
也不顶事。
所以,
俺只好跟父母一块挤着过。
当时分有一间筒子楼,
没住。借老婆同事住着.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20:03
后来,单位专门为解决贡献比较大的一批人的住房历史
迹留问题,又盖了一批集资房,8 万块。俺父母划在里面。
眼见,这就是福利房的未班车了。可父母心痛钱,不愿要,
也拿不出。俺当时已经有前车之鉴,似乎明白点什么了,便
极力鼓动。那时,工资已经有所增涨。所以,最后,一家人,
父母儿女把积蓄全拿出来,
才把房子拿下来。
今天,
回头看,
真是庆幸呀。嗯,俺很欣慰。呵呵。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20:25
回过头,再说俺的第一套房。
那时,武汉的商品房才起步,可那个价格,根本买不起
呀。
记得,在天涯看到一个热贴,叫《朱镕基总理:楼市经
济是靠不住的!》
。俺看得那个乐呀,这叫什么事?有没有搞
错呀?
99 年,国家刚经过金融风暴,百业凋零。加之,推行各
项改革,老百姓都不敢花钱,消费低迷。正是,俺们这位朱
相国,推行房地产贷款,拉动消费,为鸡的屁的增涨贡献巨
大,一举成就是今天的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地位。
也正是,因为有了房屋贷款政策,俺这个拿死工资的穷
人,才能把买商品房付诸实践呀。
不知为什么,俺们认定,买房就要买就近的,方便的。
所以,俺就踏上了看房的漫漫征途。好在,那时楼盘不象现
在这么多。又要就近,可选的就不多了。最后,有两处进入
了俺们的视线。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20:30
作者:yuqifeng1984 回复日期:2009-05-17 20:16:10
LZ 很难有理性啊,不像我,第一次发帖,什么都说了,
后悔。
————————————-
呵呵,你胆大嘛。
不过,俺现在,也差不多,写的也很祥细呀。
后果如何,试目以待吧。希望砖头温柔些,别带脏味就
高香了。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21:06
一处,很小的小区,建了三栋7 层楼,没电梯,可房型
真好,是错层。140 多平。当时地便宜,开发商没有今天那
么成熟,质量虽不如今天,可实惠真是实惠。南北通透,房
型方正。象俺这种比较浪漫性格,真是迷死了呀。再说,与
当时公房比,此房宛如天堂呀。只是,价格也如天堂,30 多
万的天价,好在,首付2 成。
老婆都俺正相反,啥事都稳着,俺劝了几次,终于跟俺
去看房了。
当时,售楼处也简陋,一如小区的设施。就是路边的两
间房,靠内那间是办公室,外间白墙上贴着白纸销售表。俺
们进去时,里面有两个穿白衣的售楼女青年。呵呵。见俺们
进来,没有上茶,也没有招呼,继续聊天。
俺们在墙上看了一会,其实,也没有什么选的,无非是
2 房3 房,就那几种房型。等俺指着墙问,一个白衣女青年
才过来。看一看,俺们问的户型,又看一看俺们,眼里带出
疑问说:
“这房,首付要7 万。
“说完,就不出声了。那意思
是等俺们自己知难而退,改选别的。
见俺们提出要看房,这才到处找人要钥匙。记得,她唯
一比较象样的销售语言就是说她们的房子很好卖,不愁卖。
老实讲,这话俺相信。要知道,当时说好卖,不是今天的概
念罗。有人来买,就叫好卖吧。
嗯记得单价应该是1000 多吧。俺记心不好,真忘了。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21:10
这样的写作风格,列位以为如何?
会不会太细碎了?好象大家都喜欢那种短、平、快的?
择重要的讲,讲完好让多空上来一通发泻,对骂,
遂成热贴,呵呵。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21:12
好象太细了,俺也择重点讲吧。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21:31
最终,俺们选取了别一处。
那一个烂尾多年的高楼。因为比较了两处的位置。这高
楼应该近一些,而且,地处繁华地带。其实,这高楼孤零零
的,小区就是个停车的院子,一棵树都没有。当然,有地下
停车场,一车位,6 万。房型不如另一处远矣。120 平,3 室
2 厅2 卫,公摊大,所以房都紧凑。主要是老婆选的。老婆
说,买房要卖地段,是李嘉诚说的。这房主要是与工作和父
母更近一点。与小孩将来上学的学校也近一点。其实,这楼
与别外那个错层,也就是2 站路远吧?再一个,这高楼好象
是当年这一片唯一的一个高层。俺们觉得它是个标志性建筑。
呵呵,
不知当年是怎么想的?现在想来,
有点没名其妙。
实际上,与俺们单位距离并没有近多少。因为单位与这
两处,是个三角形的距离而已。
当年,武汉有好些烂尾楼,后来政府出很多优惠政策,
让资方接盘。俺选的这楼,接的好象是个香港人。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22:01
跟开发错层的那个大陆土财比,香港人到底是资本主义
多年,专业的很呀。
这高层,售楼部又高又大,大玻璃。售楼先生和小姐,
个个西服领带。俺去一次,就让俺留电话,然后,一天一个
电话,作俺的动员工作。俺的售楼顾问是位先生,名字俺现
在都能记得,很好记很大众。呵呵。
反观开发错层那主,就象是游击队,乡巴佬,土得掉渣
呀。
记得,售楼先生当时拚命向俺灌输,这个楼将来一定好
租,那儿那块的破楼办公都要租40-45/M。俺这房,最差最
差也会租3000。俺笑着听他讲,心里也笑:
“骗鬼去吧?有
人会花3000 租房?有这么傻的人?谁这么有钱?拿人民币
当纸用?“
对比俺当年一月1500 的薪水。俺觉得这根本是个鬼话。
俺买这楼单价2560。贷款2 成下来,月供1500。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22:09
上面这段介绍,以及下面将要介绍的内容,俺写下来,是
因为其中包含了一些俺多年后才明白过来的道理。回头俺会
再解释。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22:38
俺看楼时,常碰上另一些看楼的。心说,有钱人好象不
少呀?记得有一个比俺大不了一点的,称是广州深圳来的,
跟俺们一起坐建筑电梯看同一层楼,说,武汉的楼,好便宜
呀,他要买两间。俺忍不住,还是问了他一句,贷不贷款?
他笑着望着俺说,当然是一次付清。一下子,凿破了俺买房
的伪富人的那种错觉,把俺打回了穷人的原形。当时,老婆
也在边上。两人看楼的高兴劲一下低了很多。虽然表面上,
讨论热烈,其实都感觉得到对方的失落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7 23:52
莶了合同后,俺三天二头,跑去问贷款办好没,现在想
来,好傻。毕竟,第一次,花这么多钱,也听过不少开发商
的烂事,不放心。这楼首付比错层贵不少,好象是要11 万,
俺钱不够,借了钱才付的首付。
接着就天天盼楼盖好。
这时,才发现俺两位好友,也买了这个楼。其中一位,
炒股从散户炒成了大户,在崩盘前夜,清空退出,转战到楼
市了。他应该是最早一批股民吧。
嘿嘿,不好意思,俺应该也是。当时就是听这位朋友的
劝,才去办的。当年,最热时,
,股市的户头居然可以卖钱,
5000 块呀。那年头,不是一笔小钱。朋友当时就说,卖了,
赚一笔,很划算的。只是,俺没听,现在,一文不值,呵呵。
虽然,俺是老股民,当年很失败,一套套了N 年。嘿嘿。不
过,套的钱,N 年后翻番出来。只是,大好时光都错过了呀。
那时,对投资无知者无畏者。记得,当时,俺那朋友想
指点俺,说他要厚积博发,在家如何如何作工课,看了多少
资料。俺还跟他辩论,辩着辩着,他就闭口了。俺还觉得俺
胜了。最后,他进大户室时,俺已经全军尽墨,套死了。于
是,
俺跟他从此闭口不谈股票,
心里总有俺时来运转的时候。
现在,终于明白,错呀。
换了今天的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
就象一首歌里唱的那样: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的成功。
成功的人,必定有他过人的地方,没有发现的话,那多
半是自己的水平没有到对方的层次。是自己没看懂。有时,
看着两人是做同样的事,实际上,有着本质的差别。比如,
看着两人都买房,有人赚,有人赔。那是因为,两人在作不
同的事情。
所以,对待成功者,要有敬重之意。特别是那些身边的
成功者。身边的成功者,俺们总是觉得他们好象没有什么了
不起,他们能作的事,俺们一样能作。常常有比试、抵触的
潜意识。一旦比输了,就更不服气了。心里不能接受,定要
坚持己见,见个高底。结果是,越错越远,越难回头了。心
理接受不了呀。
其实,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放下自我,观察研究他们、
学习他们、跟随他们、向他们讨教。后来,俺这们朋友拉我
去炒纪念币时,俺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跟班的角色。他们怎
么说,俺就怎么作。俺相信,就是他们错了,也会比俺错的
少,错的有道理。
瞧俺朋友多好,
总想拉我一把。
可俺当年那意识的到呀。
只有经历了,才明白。
瞧一瞧,房观里的某些言论和心态,真跟俺当年真是如
出一致呀。俺如哽在喉。人啦,都自视自己聪明过人。
孔子说:
“人贵有自知之明。

现在,越想也越是佩服。真是深刻、见血的良言。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8 00:11
谢楼主几位看官鼓励。
另,觉得此贴尚可一观有朋友,请冒个泡,别让俺一人唱
独角戏呀。
独角戏唱着唱着非烂尾不可。
没观众,谁还想唱呀?
大家觉得太烂,俺不如早点收摊看电视去。呵呵。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8 00:20
作者:
匆匆忙忙来上网回复日期:
2009-05-17 23:51:52
之所以对那个帖子有印象,是因为里面提到一个观点:
用通货膨胀来化解压力,这跟我的一个同学的观点一模
一样……
只是本人还是一直对这个方法抱怀疑态度
———————————
事实就是这样,经历过就会明白。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8 00:22
作者:
匆匆忙忙来上网回复日期:
2009-05-17 23:38:23
搬个板凳来听故事,
很久前就看过老兄的买房故事,挺喜欢一段段的挤牙膏
式的风格,可惜那楼好像烂尾了:

——————————-
户形差、质量次,卖不动,只好烂了。嘿嘿。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8 10:41
作者:okbutok 回复日期:2009-05-18 10:08:54
LZ,有没有买过商住楼阿?
请问为什么同地段的商住楼便宜过住宅呢?值得买
吗?
———————————————–

俺第一套就是商住楼,正要介绍这个.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8 10:43
作者:有所为_ 有所不为
回复日期:2009-05-18
00:27:39
———————————-
喜欢你的ID,呵呵.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8 10:50
作者:清道夫007 回复日期:2009-05-18 09:28:34
LZ 写得挺好的,帮顶一个。
—————————————–
看过你们几位高人的斑聊,笑死人啦,哈哈.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8 10:52
作者:秋秋草草回复日期:2009-05-17 20:32:15
这个要顶,实战帖.
——————————-
你那个武汉的贴,俺常去,主要是潜水,呵呵.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8 11:18
接上面继续写.
那天,俺两朋友见到俺,说:”喂,你有好事也不通知我们,
自己偷偷的?”
他们说,他们去看那楼时,接待他们的竟然是我的那个
售楼先生,动员他们的其中一条居然是,说你们单位有位某
某,就买了这儿。你们肯定认识。
两人一听,大乐。说:
“他呀?他是个大骗子,你不知
道吗?千万别卖给他。

说得售楼先生当时就傻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嘿嘿。
两朋友说,
找俺就是想与俺商量。
说,
这楼地点太好了,
又是商住楼,下6 层属办公,上面属住宅。他们调查了周边
办公的租金,居然40 元/M。俺们贷款的话,只要10 块就能
还贷,多出来的就是纯利润。劝俺跟他们一起,合着买下写
字楼,租金高,三人合着拿大一些的。
俺当时推托,说还是想自住。
其实,
还是有很多道理没有明白。
对金钱的观念太低级。
让俺讲一讲,俺这两位朋友的做法,来解释一下。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8 17:23
让俺讲一讲,俺这两位朋友的做法,来解释一下。
其实,俺这两位朋友,都是一般的工薪阶层。为了好区
别,80 年代曾当过大户的那位,就称之胖友。80 年代,10
多万就能进大户室呀。想一想,钱贬的多么厉害。另一位,
称之瘦友吧。
胖瘦两友合伙拿下了6 楼的写字间。俺后来发现,胖友
常借钱给瘦友,一旦发现瘦友周转紧张,总主动提出将一部
分钱给对方周转,写字间的租金常都给瘦友先用着。开始,
俺只是觉得,胖友很大方。现在,俺才意识到,其实,这是
一种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就是,喜欢把金钱的能量发挥到
最大作用。钱闲着、或放在银行里吃那点利息,宛如二八娇
人闲致闺房,
真是浪费资源呀,
嘿嘿。
钱到急需用钱人那里,
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能。几万借出去,对自己生活不会产生
影响,
最多失去点利息,
而对方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我发现,
他们两人的钱,常是这样,你借我,我借你,打通用。这样
作的另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一人的力量,变成了两人,原
来一个人无法作的事情,借助另一人的能量就能实施了。
有一次,瘦友告诉我们,他发现了一处有投资价值的写
字楼,屡次电话动员我们。结果三人前往,看后,大家相互
印证看法,分析风险,利润前景。瘦友提出三人合伙拿下剩
下的那间。俺当时没有接话。胖友回应说,好是好,但没钱,
手头只有2,3 万,差的太远。瘦友说,你没有,我先替你
垫着。列位,明白了吗?瘦友拉俺们合伙,并不是因为他钱
不够哟。
俺那位瘦友,为人精明,做事干练、且细致。胖友作事,
常喜欢拉上瘦友,胖友忙时,事情多是瘦友在打理。后来,
俺意识到,他们两人合伙,实际上等于不花钱,互相请了个
职业经理人。结果是两人,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现在,俺身边的朋友,一旦发现机会,就相互通气。我
反思,早些年,俺从来不会做这种事。早年间,俺的心理是:
有好事生怕别人知道,朋友间,首先起的是竞争之心,而不
是合作之意。后来,通过实践,才发现,朋友间的这互惠,
效果惊人,蛋糕容易越作越大,也越作越快。这世界上的钱
太多,一个人赚是赚不完的,为什么不让大家一起赚咧?记
得曾经瘦友对我开玩笑说:
“钱分点大家赚嘛,
别一人赚呀。

现在才明白,当年他是在指点俺呀。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当年胖友作过很多惠及朋友的事,如今才明白,俺今天
才觉悟的东西,他当年就明白了。投资之眼,早就开发,只
是俺水平太低,看不懂。
记得当年,他还专门跑到俺家,动员俺及俺父母去买基
金,
。说有种基金回报在10%以上,好时更高,1 块钱1 股,
比银行利息高太多了,为什么不买?后来,俺们都买了。开
始是10%,高时有12%。差时有8%。一年,他又专门跑来说,
这基金涨到4 块多钱了,涨了400%,现在红利不高了,应该
出手,劝俺们卖。俺们没当回事,没听他的。他自己专门打
的士跑去卖了。后来,这基金差时跌到8 角钱了,分红也不
行了。一块时,俺们卖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他当年已经资本主义了,俺们这还
在原始社会呢,呵呵。自己还不知道。他的资投理念当年就
远远超出俺们了。他拿着个金娃娃,俺们眼里却是黄铜。
所以,没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你以为人家是随随便
便的,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会事儿。有些事,只有自己站到
那个层面了,才能看见。
作者:晋朝人日期:2009-05-18 20:26
作者:五月的苹果派回复日期:2009-05-18 19:31:53
精辟啊,楼主给

VIP内容

此处内容仅限VIP权限查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均为网络整理发布,仅限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