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经济小酒醉一醉(重发版)
老仇乱侃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09:46
老仇本人可是天涯老人,以前是只看不写,后来慢慢写
起来。
今天是元旦了,夜深人静,来经济论坛看看!要知道以
前经济论坛我每天要上很多回的!
借天涯一方宝地,祝各位涯友新年快乐,万事顺意。
2019 年已经过去,其实2019 年的经济大事很多。
本着着眼未来的思路,从今天开始聊聊2020,经济的、
商业的、金融的、制造业的!
今天2020 年1 月1 日,新一年第一天,立贴为念!
本帖本着有空就写写,没空就不来的态度开贴,回帖如
果不及时还请谅解!
本帖不谈敏感问题,只说小民的经济生活,各位把持好
分寸。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09:47
2019 年就这么过去了,和我预想的一样,中美谈谈打打
折腾了一年,而以后还有比较长的历程。
因为这种博弈一定要分出结果来的,只要结果还没有出
来,博弈就会持续。尽管我一直强调时间于中国有利,但也
不得不看到经济的“新常态”下,追赶美国的速度变慢了!
中国需要下一波经济腾飞才有可能迅速赶超美国,尽管
技术迭代的基础已经有了,但是不利的因素也正在显现。
最典型的就是出生人口下滑,这大约是当下环境下最坏
的因素。
如果你仔细观察全世界的经济,比较发达的经济体如果
想高速发展,就必然有人口的良性结构。
美国和欧洲、德国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就是人口出生率。
当然,人口出生率或许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只有抚养成本和收入之间的比例足够小,生育才变成没
有负担的繁衍。
成年人不养活孩子就苦哈哈,谁不对养孩子心存恐惧
呢?!
1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09:47
所以出生率跳水,后面的事情可能是连锁反应!
从尿布到房屋,都有可能慢慢进入需求不足的情况!
据报道,2014——2017 年间,中国661 个城市中有127
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在收缩。
我想这个过程会从轻微收缩到快速收缩过渡,城市收缩
的绝对数量和比例都会持续上升。未来人口将围绕珠三角、
长三角两个核心区,以及长江流域、京广线的核心城市迁移,
其它地方的城市想保持城市的人口规模相当的困难。
2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09:48
最能吸引年轻人的区域不出意外还是珠三角,这在侧面
证明长三角的整合力度还要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还要调整。
以上观点可能会另一些人不舒服,但是数据确实支持珠
三角的人口结构比长三角年轻得多。
现实不会撒谎,我愿意相信这个现实。
3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09:48
房价,是必须稳的!这是稳金融的关键,去年(2019 年)
下半年是公开说的!
一二线城市没有问题,珠三角长三角没有问题!保持稳
定
其它的么,有涨有跌,人口净流出多的城市房价堪忧!
4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09:57
我不以为,在其它平台上的作者到了天涯说话有什么不
对!
天涯应该鼓励才是正着,因为这代表着优质写手可以在
天涯上聚集,代表着被原创作者的认可。
如果所有的优质写手都来天涯闲聊,对天涯来说应该是
求之不得的事情!
以上,代表我个人送给天涯管理层,也送给封贴的编辑。
6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09:58
想想广东一个省内都没法整合东、西、北三个方向的资
源,长三角三省一市想整合起来困难有多大?大概率是整合
深度不够,整体看起来够大!
关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或者大湾区的争论一直没有停过。
其实答案很简单,珠三角区域内整合过程是民间+政府,产业
链有天然的联系,融合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企业经营创造的资
金、技术、人才、运输、信息通道。有没有大湾区珠三角的
内部经济联络都很频繁。
长三角属于政策推动型的,各种资源管道比珠三角要差
不少,整合的速度、深度、广度必然受到各种制约。
7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09:59
2019 年也有积极变化!
对企业的重视提到了足够高的高度,这也是历史上没有
的事情。没有企业就没有中国现在的一切,以前一味的妖魔
化企业家、妖魔化资本,那是在经济高速腾飞的情况下可以
做的事情。反正有钱赚,骂了也就骂了!
今天,如果说你是老板,那和诅咒也没有多远的距离。
人人思退,老板步履维艰,你再骂就不干了。
今天整个社会对企业的认知发生了转变,因为没有企业
就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普通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这个
道理很简单,却在长期有意无意的被忽视和扭曲。
8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09:59
我前年写了帖子,说就业问题会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
下面是链接!
事实上鼓励企业不裁员,在失业保险上给予补贴,对多
雇佣的奖励已经在不少地方开始实施。
事实证明,任你吹的叮当响,没有工作还是不行。而能
提供就业岗位的只有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体制内,门槛有
多高大家都很清楚。
就业问题永远是屌丝的问题,而不是精英的实际问题。
现在进体制,至少学历上、形象上不算差。普罗大众,要学
历没学历,要技能没技能,只有对技术没有太大要求的岗位
才可能雇佣这些人。
9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04
我去年也是因为封贴问题,离开天涯接近一年。写一个
帖子,需要花费大量的精神,尽管是爱好,也是作者的
辛勤付出。
我又不喜写水贴,很多发言需要查资料和文献,一下子
被封了,等于很长时间的心血付之一炬。
建议天涯的编辑能重视别人的付出,封贴之事,慎之又
慎!
我现在已经很留意不要触动天涯的各种规矩,再删,不
玩就是了!
10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05
外卖、快递、滴滴这几年确实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长线来看,这么低门槛的就业机会不会再是普遍、广泛、大
需求的类型。
2020 年,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同时,由于制造业的挤出效应,服务业的红海时代将到
来。
11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05
2019 年,中国的新变化自然少不了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
响,这些影响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关键性的。
中国的市场开放,包括金融、通讯、影音市场,这些将
给相关领域和渠道带来新机会。中国没有“华尔街”,这与
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不相符,也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所以,人民币想走出去,中国的企业想走出去,金融市
场开放就变得很必然。
事实上,金融领域的开放已经大步向前,但关注的人目
前只限于金融领域内部。而对此有清醒认知的人,则少之又
少!
这里面也蕴含着新机会,回头可以仔细聊聊这个问题。
12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06 中美博弈,
2019 年华为成为焦点。
华为最后没有像X 兴一样被按在地上摩擦,是有深刻原
因的。
有人说是技术,其实这是肤浅的看法,华为真的牛的是
“技术专利”!
你会做,和你有专利是完全两回事。前者是山寨,后者
就是武器!
华为给中国决策层、大型企业的样板是:
有专利才是不被打死的护身符,关键性的专利,绕不开
的技术专利,既是开发市场的利器,也是企业自我保护的最
坚强盔甲。
政策层面鼓励专利、版权,已经在进行时,申请一个国
际发明专利,成功后也许补贴十万。国内注册发明专利,
税收上减免也是政策,价值几万块。
中国将在未来几年奖励专利、版权拥有者,并成为中国
经济二次出发的的基础。
与专利、版权有关的领域,将是2020 年的新机会。
13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07
原贴复制过来,因为没有复制其它朋友的发言,看起来
不太连贯,大家将就一下!
14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08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主要是“复制+粘贴”模式!
简单来说,把国外的(主要是美国的)复制,在中国粘
贴一下就是前沿产业。
生意好了,把产能复制粘贴,加大产能,利润就增长。
现在这招不成立了,因为可以简单复制粘贴的都已经完
成,产能扩张已经到了消化不良的地步。
下一步,自然就是向利润率着手了。利润率的提高,就
离不开专利和版权的保护,也离不开专利的开发和原创设计
的大量涌现。
15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09 这里顺便提一
句和现实有关的逻辑:
薄利多销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以后高利润率才是企业
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如果你在做生意,你必须考虑到这个变化,玩薄利多销
的,除非你成本上的优势极大,否则大多命不长。
16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10
每当有外部压力的时候,总是会使得民族凝聚力空前高
涨。
美国在经济上对中国的压制,唤醒了民族意识,有了人、
我的清晰界限。
中国人从宋朝开始变成一个民族国家,意识到汉人和游
牧民族的区别,与唐朝的宽厚包容已经是完全的两回事。
唐朝以文化论谁是唐人,所以朝鲜、日本以至于印度等
国大量人口涌入长安,使得长安成为全球最繁盛的文化圣地。
所以唐朝的国民同可在于文化认同。
宋朝则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力,开始以血脉论是
不是自己人。开始了真正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之后的日本侵华也是一次民族主义大爆发。
2019 年,美国让中国的民族凝聚力再次空前高涨。只是
这次和日本侵华战争不同,不再是力量限速不可类比。中国
再不完美,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确实在一些领域走
到了世界前列。
所以这次民族凝聚还要加上民族自信。
我在2017 年写过,“韩国萨德事件是大国心态的磨刀
石”,
彼时国人的民族自信还不足,通过对韩国的“软压制”必然
会让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得以恢复。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今天中国人的主流,已经不仅仅是
民族自信,而是民族自信爆棚。
爆棚的意思就是从自信在某种程度上走上了自傲,这也
是能理解,就像一切事物一样,先有不及,之后是过头,最
后慢慢摆到合适的位置上。
民族自信爆棚,总好过民族自卑,这是老仇的看法。
以此,引发的结果就是中国可能会有一波“民族文化风
暴”,引发全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再认知。
17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11
我有一个朋友,是做展示设计的,也就是做各种展厅、
展览设计。
他一直对中国元素不屑一顾,觉得中国的文化符号就是
“土”,从来不会给他的客户设计上与中国有关的东西。
这种心态,不能说不对。
毕竟现代文明发端于西欧,欧美人的富裕自然把他们的
文化也抬到了“高端大气上档次”和“低调奢华有内涵”
的位置。西方文化统御世界制霸全球已经有数百年的历
史。
文化,总是和经济有关的。比如马云穿布鞋大家不觉得
土气,屌丝穿布鞋那就是土气。这是经济地位带来必然的
“高看好几眼”!
当中国人经济上开始自信了,文化上也必然自信!
凡走过,必有痕迹!中国人已经走向全球,必然落下中
国文化的痕迹,并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成为流行文化、
时尚潮流的一部分。
18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11
2019 年的房市,不出意外的“稳定”了,这与我之前预
测的一样,稳定房产价格就是稳金融。房市是表,金融是里。
其实房市一直是金融手段中最重要的一环,之所以M2 长
期阔步也没有导致物价飞涨,很大的原因在于富余资金都进
入了房市。
房市的蓄水池满了,M2 也就溢出了。基础消费品价格上
涨就是溢出的体现之一!
股市折腾了这么多年,绞肉机形象深入人心,很难替代
房市蓄水池失效的替补作用,再想想,好像真的没有更多的
选择。
这意味着M2 如果还继续扩张,必然推动基础消费品的价
格上涨,最终损及已经疲软的消费力量。
以前,中国是有许多蓄水池。农村是就业的蓄水池,房
市是资金的蓄水池,铁公鸡是经济增长的蓄水池。
现在这些水池都渐渐干涸失效,需要更加审慎的使用政
策工具,一旦跑偏,影响远比前些年来的要大!
19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11
中国房市价格飙升的年份里,本质上都是通胀推动型,
也就是印钞过多。
在经济高速扩张期,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个人的收入
提高,可以很好的消化这些通胀压力。
当赚钱效应消失时,通胀给生活带来的问题就会凸显,
生存压力骤增。
个人平均收入从购买力来看是下降的,这反映在整体消
费疲软的现实市场。
从经济周期来看,5——8 年的经济调整是必然的,经济
体中的低效率部分需要一次彻底的出清,经济才能重回良性
发展轨道。
所以要有长期过冬的准备,投机心态无论企业和个人都
要收敛。
在经济扩张期努力加大杠杆,在经济收缩期努力降低杠
杆,这是活在现代社会中必须学会的生存之道!
20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13
作为一门非精确的学科,经济学并不能预测未来,但经
济学有助于理解现实的经济现象。
但经济学又不同于运营一家企业,精通经济学各种理论
对经营好一个企业有帮助,但却不是充要条件。
所以,哪怕知名的经济学家谈企业经营也避免不了不接
地气。
我比较反对一些经济学者对企业经营的指手画脚,比如
XX 平、XX 波等等,讲经济理论是没有问题的,那本来就是在
其专业内的东西。
但企业经营永远不是一套经济学能摆平的,企业的策略
要与实际情况相合,而不是经济学假定式的任意设定。企业
经营也涉及到执行力、产品开发能力、管理能力等必须落地
的能力。
一个不懂经济学的人,有可能经营好一家企业;一个精
通经济学的经济学者,想经营好一个企业反而很难,至少我
就没有看到某个著名经济学者在企业经营上有建树。
21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16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14543979.png{EIMAGE}
去申请复议什么的就算了!
重新发一下,去掉天涯不允许的一部分,看看行不行!
22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17 目前,经济的
根由是人口!
人口即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这意味着只有人群聚集
的地方经济才能繁盛。
以前人口大国都比较穷,原因不是人口多的问题,而是
在社会治理、科技层面落后太远。
在治理水平相近,科技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人口就
是决定性因素。
这不难理解日本经济规模长期没有扩张依然可以占据世
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由来!
现在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以及非洲的尼日利
亚,在地缘政治中影响力巨大本身依托的就是巨大的人口基
数。
印度为何底气十足的声称要超越英国?根子上还是人口
基数。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空有广袤的国土,但人口稀少,注定
经济力量有限,影响力也不足。
23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18 对当下经济的
解构,应该放在宏观经济周期的大背景下,这是基本面!
目前还没有看到这个基本面发生逆转的迹象。
也就是,现在全球经济增长下滑的大趋势没有变化,即
使各种数据最好的美国,经济增长也出现了下滑。中国经济
增长明确减弱是从2018 年开始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估计大
家都有感受。
欧洲,也是从2018 年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日本的GDP
还是在5 万亿上下徘徊。
主要经济体看起来都不太美,大家的矛盾开始表面化。
这有点像夫妻关系,当没钱了的时候就是相互指责的开
始。美国怼了全世界,中国怼半个世界,日本怼不动欧美和
中国,就去怼韩国。
纷争越多,代表着现实因为缺钱而内部矛盾重重,不得
不强硬对外以安抚国内民众。
24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20
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拖垮了苏联么?还是苏联畸形的
经济结构不能存续呢?
核心问题还是内部问题,和美国军事竞赛不过是加速了
苏联分崩离析的速度。
是美国忽悠苏联民众上当了么?如果有吃有喝,一切都
很好,很难想象美国人是如何忽悠苏联人的。只能说美国借
助苏联内部日益激化的矛盾,但美国没有能力去在苏联内部
制造这种矛盾。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结果是内外相合造成的。
27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20
苏联的工业基础很好,这一点日本也比不上苏联。
中国则是典型的农业国家,记得以前上学,经常说10 亿
中国人8 亿在农村。
所以中国比苏联更早出现了危机,这才有了七十年代末
的改开。
纵观全球经济历史,企业国有从来都不是一种高效率的
模式!如果一个国家想在效率层面有所提升,就必须开放生
产领域,引入私有资本。
国有企业,应该只在无利可图的基础民生领域和与国防
安全相关的领域里存在,因为这些领域的关键不是效率,而
是保障。一旦进入其他领域,必然会拖累行业乃至国家的经
济运转效率。
28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21
改开前,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社会——城市和农村。
由于工业体系不健全,生产技术落后,就必须通过农业
补贴工业的路线建立工业体系。但,这种玩法又被公有制的
低效率所消耗,所以进展很缓慢,还经常出现倒退。
农业补贴工业,农村补贴城市,农民补贴工人,就是当
时的状态。
农民不得进城当工人,是工业发展缓慢不能产生新的就
业岗位的表现。上山下乡则是连城市的青年人,能给出的就
业岗位依然不足。
农村和城市壁垒森严,这是没办法的办法,更能吃苦的
农民进城抢了城镇居民的工作,善后很难。且工人作为领导
阶级,优先工人子弟的就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9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21
而农村,由于没有工业的反哺,化肥、农药、农机、种
子都不行,且组织形态落后,生产积极性也不行,这与公有
体制异曲同工,或者本身就是。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农业上不去,工业也上不去,
而人口还在增长。
能过得好的人,一定是在城市,有一定的权利的人!这
未必一定当多大的官,只要能掌握物质的流动,日子不会不
好。比如供销社体系,比如粮食系统。
所以改开改的是清一水的公有企业造成的效率低下问题。
最开始招商引资的政策大家应该很清楚,那不是国民待遇,
那是超国民待遇。
如果以前的体制有利于人民生活,有利于经济发展,有
利于科技进步,就没有改开那回事了,也没有外资的超国民
待遇。
当打开国门,中国人突然发现我们所有的领域都像处于
原始社会一样,哪怕引以为傲的领域也是如此。即使烤面包
也是人家的技术高、设备好,就更不用提和工业有关的领域
了。
几乎所有的生产领域都来了一遍推到重来,所谓的“工
业底子”都是被清除的对象,重新来过才是最好最快的办法。
30 楼
作者:老仇乱侃日期:2020-01-09 10:21
改开前,中国没有电子表,以前的收音机都是电子管的,
打开收音机的后壳看到的是一个个高高低低的玻璃管,开机
的时候这些东西还会亮。那时不要说欧美、日本,就是香港
台湾都能做集成电路了,但中国没有。
即使国内外都有的产品,中国在当时也和国外差距几个
层级,哪怕是个开关,中国制造的都和苏联一样用很多材料
制造出丑不拉几的笨重玩意。崇洋媚外的不仅仅是老百姓,
所有人都认同国外的东西就是比本国制造得好。崇洋媚外是
有现实基础的,不仅仅是意识形态问题。
很庆幸,我的孩子辈不再会有我这样的经历,他们成长
过程中,中国已经在各个具体产品领域达到了与国外产
品相当的水平,有些领域还不足,有些领域已经反超。
中国的科技已经不在是不值一提——我估计以前发达国
家的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现在看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均为网络整理发布,仅限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