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雄兵川军团
关河五十州
川军的历史,要从熊克武讲起。
姓名中的“武”字,无意中透露出的,是一个古老民族无
比焦躁的情绪:它曾经以文明著称,但在弱肉强食的冷酷现
实下,也不得不走上以武自强的道路。
辛丑条约签定后,民间出现了一幅著名漫画,画上豺狼虎
豹全扑了过来,偌大的东方国度眼看将被撕扯到四分五裂。
就连最保守的人都意识到,不改变不行了。变革大潮汹涌
而至,很快就将包括熊克武在内的无数年轻人卷入其中。
熊家曾经寄望于熊克武的,是子承父业,做一个老老实实
本本分分的中医,但熊克武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医人不如医国,谈文不如论武,只有投笔从戎,用外国先
进的军事技术来武装自己,才能抵御入侵。
方向已经定位,年轻人需要的是一个东渡日本学习军事的
机会。
中日两国最早都是以欧美为师,只是两个学生在成绩上的
差距越来越大,到了甲午战争,曾经不显眼的日本竟然后来
居上,一举反超了曾经很辉煌的中国同学。
伤你最深的人也许就是那个最有本事的人,中国人非常
想知道的是,这个东瀛小国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成功秘诀。当
国家再次遭遇重大挫折,这一感受尤其强烈。签定辛丑条约
是1901 年的事,第二年,即1902 年,绵延千年的科举制度
便被予以废除,随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选派留日学生。
日本至此正式替代欧美,成为中国海外取经的第一标杆。
和现在一样,当时留学日本也有公费自费两种方式。公费
当然是好,可问题是设有门槛,非得在国内就是优等生不可,
熊克武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留给他的只有第二种可能。
自费拼的是钱,如果以此划线,经济状况一般的熊家就只
好干瞪眼了。幸亏熊克武的叔父经商有道,每年都能赚取数
百两银子,足够供给侄子学费。
1903 年冬天,熊克武启程赴日。
樯帆已经扬起,带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美好理想,但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它的轨迹却在中途发生了变化。
熊克武要学的是武,但按照中国政府规定,只有公费生
才能被保送进入日本官办军校,也就是广为人知的振武学校,
与此同时,自费生则像垃圾一样被扔了出去。
想学不给机会,回国又不甘心,这滋味别提多让人憋屈了,
早在熊克武到达日本之前,就发生了自费生包围和冲击中国
驻日使馆事件。
熊克武的运气还不错,当他来到日本时,已经有了新的选
择,那就是加入日本私立军校——东斌学堂。不过在留日学
生特别是自费生中,已经悄然形成了一股愤怒和失望的情绪,
而矛头所向,赫然正是当初将他们送出国的那些拖着“马尾
辫”的高官。
事实表明,当时的中国政府选定日本为留学目的地,是完
全打错了算盘,因为盯住这批留学生的,还有在国内尚无立
足之地的革命党人。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12-04-25 21:11:55–]
革命思潮很快在留日学生中得以蔓延,大家都变得不安分起
来。某日,熊克武听到了一个令他激动不已的消息:革命党
领袖孙中山到了东京。
太好了。熊克武到处打听,找到了孙中山的临时住所。
1905 年7 月25 日,这是熊克武永远难以忘记的一天。
这一天,他见到了自己的偶像。
孙中山一见面就问他:“熊君在此学什么?”
得知熊克武在学习军事,孙中山又问:“为什么要学习军
事,你认为学来有什么用?”
答案几乎脱口而出:“当然是为了富国强兵。”
这是标准答案。很多留日学生尽管在潜意识里早已离经叛
道,但他们能用来答题的还是出国前记住的ABC。得换换名堂
了,要不然革命党到东京来干什么?孙中山斩钉截铁地说:
“熊君错了!”
这位未来的国父侃侃而谈:“当前国势如此微弱,并非
仅仅因为军事不如列强,不如的地方可多了去,那么根
子到底出在哪里呢,就在于清廷腐败。”
“试想,有这样一个无能政府在那里,它会用你吗?退一
步说,就算它会用你,也来不及了——等你好不容易学成回
国,国家已经亡了。”
对熊克武来说,这绝非空洞飘渺的大道理,而是触目可及
的残酷现实:从先前国内政府对待他们这些自费生的态度来
看,一腔热血换来的极可能是报国无门。
曾经的踌躇满志,变成了眼前的一片茫然,我们的前途到
底在哪里?
孙中山把自己的答案告诉了他,那实际上是革命党的基本
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有一种独特的体验,叫作醍醐灌顶。就在这一刻,它属于熊
克武。
此后的一切均顺理成章。1905 年8 月19 日,熊克武加入
了同盟会。履行完宣誓仪式,孙中山把他带到隔壁:“祝贺
你,自今天起,你就不是清人了。”
加入同盟会的川籍留日学生共有数十人,其中熊克武还
参与了同盟会总部的机要工作,在他所要掌握的联络暗号中,
被清晰地打上了民族革命的印记——
问:你是哪里人?答:汉人。
问:持何物?答:中国物。
问:做何事?答:天下事。
一把火刚刚点起,迎面却浇来一盆冷水。
革命党人口诛笔伐的“腐败清廷”可不是木头,东京的热
闹景象引来的是惶恐和吃惊:我们要培养的是接班人,可不
是掘墓人。
赶快动用外交牌,让作为东道主的日本人好好管管。
此时日俄战争刚刚结束,日本要拓展自己在东三省的利益,
就不能置中方的要求于不顾。1905 年11 月,日本文部省颁布
新规则,其中一条,就是不论你进入公立还是私立学校,一
律都得由驻日公使出具担保。
(2)
27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12-04-26 20:00:08–]
当天是慈禧太后的寿辰,和其它地方一样,泸州方面自然也
要跟着拍马屁,忙前忙后,粉饰太平。假如在这一天发动,
准保能打官府一个措手不及。
那就把日子定下来。
计划不错,可惜赶不上变化,首先是武器准备上出了问题。
手工制造炸弹不是一般的DIY,过程非常之危险,熊克武等人
在试制炸弹时,中途发生爆炸,不仅伤了自己人,还惊动了
官府。
泸州的最高军政长官是知州杨兆龙,爆炸案虽然并非发
生在他的辖区内,但仍给他敲响了警钟,接下来发生的
一件事,则更令他如临大敌。
泸州城内外突然出现了许多陌生人,把大大小小的客栈旅
店都挤得满满的。这些人当然都是赶来参加起义的外地会党,
他们的身份都改换成了客商,可问题是赛龙舟早就过了,也
没有其它赶集什么的,这种冒泡方式不能不让人猜疑。
另一方面,袍哥会党毕竟不是纯正的革命党,大部分人所
认为的革命就是像鲁迅在《阿Q 正传》中所描述的,“个个
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有人甚至在外面说:“佘
大哥(佘英)的星宿出现了,他不久就要做皇帝,我们的日
子就好了。”
民间的传言越来越多,在杨兆龙看来,这就是暴风雨即将
到来的前兆,他如坐针毡。
苦思之后,杨知州向佘英发出邀请,请他入府议事。
在从黑社会大哥转变成为革命党人起,佘英便已将生死置
之度外,因此没怎么犹豫就来了。
等待他的,是一个陷井,或者换句话说,是杨兆龙设下的
请君入瓮之计。官衙内早就杀机毕露,持枪拿刀的堂勇埋伏
在帐后,为的就是要擒贼先擒王。
如果佘英身边前呼后拥,又或者进府后东张西望,左顾右
盼,杨兆龙早就下令捉拿了,可惜都不是。
佘英单人独骑,神态自若,与官府原先的想像和预测大相
径庭。
客套了几句后,杨兆龙便找了个借口溜到内室,他要听听
幕僚们的意见。
幕僚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佘
英既然敢单刀赴会,又如此自容镇定,说明他心里没鬼,那
些传言或许是谣言也难讲。
还有人则心有余悸地说,佘英是袍哥中的龙头大爷,能量
惊人,就连我们府里的差役堂勇也多半是他徒弟。万一传言
不实,草率拘捕,闹出乱子可怎么向上面交待?
见众人这么说,杨兆龙犹豫起来,就是这么一犹豫,为佘
英提供了脱身之机。
幕僚倒是看得很准,很多堂勇自己就是袍哥会党。见知州
久不露面,其中一人给杨兆龙悄悄咬耳朵,当然用的都是暗
语:“大爷,水涨了!”
水涨了,就是事泄了。等杨兆龙拿定主意,准备将佘英扣
下时,后者已经脱身而去。
一边是打草惊蛇,一边又不想放弃行动计划,熊克武遂作
出临时调整,将起义时间予以提前。
不料杨兆龙的行动更快,他宣布全城戒严,关闭城门后大
肆搜查客店。城内外的起义军彼此隔绝,难以形成呼应,在
泸州发动起义失去了任何可能性。
第一枪哑了火,熊克武没有放弃,转而启动后备方案,组
织革命党人分路奔赴成都。
(4)
69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12-04-27 09:07:17–]
成都是四川省会,当然比泸州更为显要,一旦起义成功,
影响也更大,而从情报上看,11 月14 日那天晚上,四川总督
及以下文武大吏都要聚集“会府”。
会府又称万寿宫,里面设有皇帝的九龙万岁牌,不过官
员们此番去会府并不是要向皇帝问好,而是为了给太后祝寿。
要想一网打尽,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
泸州起义是计划以袍哥会党为主,成都起义则是以新军为
主。
从甲午战败到签订辛丑条约,中国传统陆军之无能无力已
成了人尽皆知的事实,“习洋枪,学西法”的新式陆军(简
称新军)应运而生。
每个省都分到了编练新军的指标,四川因为是大省,被
安排要编三镇(镇相当于师)新军,当时已经编好的是第十
七镇。
政府编练新军的初衷,与派遣学生留日没有不同,可对革
命党来说,“洋化”的新军比之于那些绿营八旗,也好渗透
多了,最后的结果是,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反过来成了革命
党用于武装起义的长枪利矛。在成都军界,从作为新军预备
队的弁目队,到正规新军,革命党人都发展了一批内线。
除此之外,赶来增援的袍哥会党也将不在少数。泸州调集
了三千人,集结于成都的会众则多达五六千人。
熊克武信心十足。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泸州的一幕竟然再
次在成都上演:官方改变了祝寿地点,然后是全城戒严,断
绝交通,搜捕党人。
代理四川总督赵尔丰在出手方面,比泸州知州杨兆龙更快
更辣。新军和弁目队里的内线全部暴露,非死即被捕,熊克
武、佘英等被列入重点通缉的“首要人犯”名单。
继泸州、成都起义后,熊克武又在叙府(今宜宾市)策动
起义,然而这次同样没能逃出失败的怪圈,即都是被官府抢
到先手,随之整个行动胎死腹中。
一锹下去就想掘个井,当然是显得过于心急了,可是连着
三锹下去,连个泉眼的痕迹也没见着,无疑又让人郁闷到死。
接下来的时间里,熊克武和他的同志们就象久无收获的渔
夫一样,被迫把鱼网翻出来,一段段地查找,要找出究竟是
哪里出现了窟窿。
就三次起义的策划来看,无论是早先放弃的端午节还是后
来的慈禧太后寿辰,时机掌握得都很好,且由革命党人主导,
在这方面并无明显漏洞,但再看过去了就不一样了。再看过
去,是实施阶段,恰恰在这个阶段,革命党人退居幕后,站
在前台的是袍哥会党和新军内线。
熊克武猛一击掌:诊结找到了!
新军里面,只发展了很少一部分中下级官兵,他们在军
营里犹如沧海一粟,作用微乎其微。袍哥会党倒是人数众多,
可惜鱼龙混杂,很多人还是改不了帮会习气,结果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5)
79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12-04-27 19:23:38–]
现在,导致起义失败的基本脉络已经可以勾画出来。
第一,新军指挥权仍掌握在当地官府手中,在会党走漏消
息后,他们可以动用新军提前进行镇压。
第二,作为一支新式军队,新军配备有德国毛瑟枪,会党
用大刀长矛与其较量,就像在用纸棺材糊人,没有打得过的
道理,
只有把伤疤完全揭开,脓血才能流得干干净净。分析到这
里,众人豁然开朗。
看来,靠天靠地靠别人都不行,还是得靠自己,不过在此
之前,先得进健身房,练它几块腱子肉出来。
武器很关键,说到底,就是手里要有枪杆子,而不光是
刀把子,这样才能建立同志军。1908 年2 月,熊克武专程潜
回东京,通过同盟会总部,从日本民间购买到了枪弹。
当他押运枪弹,秘密返回国内时,忽然注意到,人们所
戴瓜皮帽上的红顶大多被摘掉了,有的虽然还在,但也染了
颜色。
在礼仪至上的东方国度,这是一个极不异常的信号。一打
听,原来跟慈禧太后有关——祝寿不能挽救寿命,老毒物和
光绪皇帝都死了。
国内正在举办国丧,在此期间,代表喜庆的红色成了禁忌
物,别说瓜皮帽上的红顶,就连市场上的红萝卜都不准卖了。
又一个可遇不可求的起义契机,熊克武大喜过望,立刻展
开了精心筹划。
之前发动起义,主要集中在包括省会成都在内的川西南,
当地官府已是戒备森严,再要插进去比较困难,熊克武把视
线转向了位置完全相反的川东北。那里有一个地方叫广安,
防范上相对松驰,州署旁边只有一个保安营。
1909 年3 月1 日,熊克武在广安待机行动。与以往任何
一次不同,这次将以革命党人自己组建的同志军为主力,并
由他亲自指挥,负责进攻广安州署。
问题是同志军人数不足,而且因运输和寄藏的困难,从
日本运来的武器以子弹为多,配备的长短枪很少,这样一来,
就缺不了配角的帮忙。
熊克武的计划是兵分两路,除同志军外,另由佘英召集会
党,负责从保安营夺取枪械,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所有意
外和困难正是发生于这一路。
当天,熊克武派人去佘英那里联络,传回的消息却让他大
吃一惊。
佘英在城外的茶馆里遭到了会众的包围!
四川袍哥各有势力范围,广安当地的帮会并非佘英原属手
下,他们来参加起义是要领取酬劳的,可是直到要起事的这
一天,还没见到钱的影子,众人不干了。
这不是普通营生,豁了一身剐,要把皇帝打,弟兄们挣的
是卖命钱,你迟迟不给,算搞的什么名堂?
帮会就这个觉悟,没有办法。此时的熊克武有着双重身份,
一方面他是四川革命党人的负责人之一,另一方面,出于实
际需要,他已由佘英介绍,加入了袍哥并成为舵把子。得知
佘英陷入困境,他急忙赶去城外,对情绪激动的会众进行劝
说:“钱要给,事情也要办,等钱运到了,必然一个子不少
地补发给大家。”
(6)
108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12-04-28 07:43:36–]
这边刚帮佘英解了围,天眼看着就黑下来,既定时间到
了。
此时衙门和保安营的官吏大多已经回家,士兵们也不甘寂
寞,有的上茶馆,有的去酒肆,要出击的话,正是过了这村
就没了那店。
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熊克武赶快飞奔回城。
如今的熊克武,早就完成了军校的社会实习任务,从一个
未经世事的洋书生,转变成了有一定军事经验的指挥官。
人数不多的进攻部队被他包装成警察,一路押着“犯人”
混进了衙门。进去之后,短枪齐发,门卫当即被撂倒在地。
这天晚上本来就没多少值班堂勇,见到如此场面,全都被吓
傻了,于是躲的躲,逃的逃,悲情的可欢了。
熊克武很快就占领了州署外府。剩下的任务,是继续往里
府搜索进攻,直到活捉知州为止,但一种异样的感觉突然迎
面向他袭来。
按照计划,佘英率会党要同时向保安营行动,而州署的附
近就是保安营,也就是说,现在保安营方向也应该是枪弹声
齐鸣了。
可是那里一片寂静,寂静到可怕。
熊克武预感到,会党一路肯定是出了什么问题。假如真是
这样,保安营不会置州署于不顾,必然会包围上来,与里府
尚存的兵勇形成内外夹攻,那样会很危险。
计划改变,不去捉知州了,转舵,进攻保安营。保安营
的营房同州署一样空虚,当熊克武率部突进后,大部分
房间都空空荡荡,仅几个房间有少数士兵留守,而这些
兵也并不比州署的堂勇更有种,见革命党闯入,他们只
会缩到墙角发抖。
熊克武一边控制住保安营的要道,一边派人联系佘英,让
会党一路赶快来搬取枪械。
果断的处置,让熊克武再次拿到了胜负手。
可是出了错的环节还在继续出错。等来等去,等不到佘英
露面,相反,州署内却咚咚地敲响了堂鼓,那是官府调集援
兵的信号。
事后才知道,因为会党在茶馆那么一闹,惊动了警察,反
而弄得佘英无法进城,失去了取胜的先机。
城内外的官兵正不断赶来,继续等下去的结局只有一个,
就是完蛋。熊克武只得下令撤退。大队在前,他带着两个人
在后掩护。
刚跑出保安营大门,从州署方向就追来一群堂勇,手持刀
戟,咋咋乎乎。
开枪怕暴露目标,熊克武收起手枪,拔出马刀,迎头就是
一阵乱砍。
像熊克武这样的革命党人,都是砍头只当风吹帽的那种,
堂勇们完全不一样,上班是为了养家糊口,所以都指望着别
人上去挡刀锋,做替死鬼。一家人做饭,谁天生是上灶的?
你不肯卖力,我不肯卖力,结果是大家都畏畏缩缩,轰隆隆
的一群人,竟然被熊克武等三人砍得东倒西歪。
由于天黑,厮杀之中无法保持联络,等熊克武冲出重围时,
他才发现自己落了单,大部队早就冲出了城。
赶快走。到城门口时,两个官兵正要关上城门。
这就怪不得我了。熊克武一刀过去,砍倒一个士兵,另外
一个小子还没反应过来,熊克武已经远去无踪。
(7)
124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12-04-28 22:53:33–]
广安起义虽没有能够取得成功,但这是革命党人第一次与官
军面对面较量,尤其熊克武在此役中表现出色,像拼命三郎
一般冲出城后,他还单人独骑连走了二十多里路。
二十多里,对熊克武来说不过是小茶一碟。据说他可以一
天行走二三百里,中间不歇气,不喝水,不吃饭,所以人称
“铁脚板”。
连着与四川境内的四次起义有关,熊克武要想不出名都比
较难了,尽管他外出时一般都进行化装改扮,但仍少不了被
“咬尾巴”。不过幸运的是,他每次都能成功地将“尾巴们”
统统甩掉。
那些负责跟踪监视的警察和密探都觉得奇怪,怎么跟来跟
去就跟丢了,难道这个革命党嫌犯飞上天了不成?
其实熊克武靠的就是铁脚板功夫,你要弯下腰来喘口气,
喝口水什么的,一抬头,人就不知到哪里去了。
要练出这种功夫,并非完全靠天赋,还有意志和毅力。两
年多来,这个年轻人不断地经历失败,然而从未想到过放弃,
他仍然在继续为起义做着准备。
还是要寻找对手的薄弱点。
几个月后,熊克武找到了新的目标:嘉定府(今乐山市)
。
乐山位于川西南,跟成都、泸州、宜宾在一块,好象不是
一个适合再次发动起义的地点,可这只是死的一面,还有活
的一面——乐山官军正奉命围剿凉山地区的彝人武装,后方
比较空虚。
打的就是空虚,这一拳下去,无论如何得砸出点声响了。
广安吃亏,还是吃亏在从日本购买的枪支不敷使用,枪不
够用,同志军规模便难以扩大,也就不能不继续使用难托重
任的袍哥会党。
为了寻枪,熊克武绞尽脑汁。
根据情报,成都督署将向凉山前线解送大批枪支弹药,其
中仅步枪就有一千支,正是革命党人最急需的宝贝!
熊克武闻讯准备在沿途设伏,捉它一条大鱼,可是功夫花
了不少,一等不来,二等不来,预期中的押运官军迟迟不至。
还有哪里有枪?
新的情报显示,乐山官军被大量调出后,需要地方团练维
持治安,成都督署特地向团练局下发了枪支。
革命党在团练局有内应,送枪的来了。
在广安起义中,熊克武采用的是双管齐下,即一路夺枪,
一路攻城,而起义之所以失败,就败在没能夺到枪,导致所
有成果随之流失。这次他决定改换思路,来个一先一后,先
夺枪,后攻城。
1910 年1 月22 日,乐山起义打响,当天早上首先谋袭团
练局。
团练局教练本身就是同盟会员,按照他的要求,团丁们将
枪支往操场上一架,坐进教室听课去了。革命党人就埋伏在
操场之外,其它什么都不用做,就从地上捡捡西瓜就成了。
这么一捡,捡到了一百多支步枪,加上原有武器,一下子
就得以武装出数百同志军,并在距离乐山仅十几里路的新场
进行会合。
每一次起义开头都要出点状况,唯有这次异常顺利,熊克
武很是激动,按照计划,他又抡起自己的铁脚板,马不停蹄
地前去附近的泸州组织其它援军。
让人难以预料的是,这次的状况不是出在开头,而是在中
间。
(8)
159 楼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12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均为网络整理发布,仅限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