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传眼科龙木论 宋 撰者不详

  龙木集序

  汉以上有说无方。由汉以下方与说始备。说不乖理。方不违义。斯其为良医矣。古之医有俞跗。渤海秦越人。其为术不止汤熨针石。能视见人五脏 结。割皮解肌。湔浣肠胃。神秘精妙。咸可为后世法。汉仓公得黄帝扁鹊脉书。其言人生死不爽毫发。司马迁备载之。后世多不晓。然其意则微矣。医之攻疫。犹将之制敌。善将者不择人而战。善医者不择病而治。余观韬钤诸书。阴阳变化。纵横间谍。天地人事之纪。莫不详究。下至云鸟龙蛇八阵六花之奇。进退倚伏战守攻围之具。条贯靡遗。真可为用兵之权舆矣。然敌之来。虚实□瑕。其机难测,而其为变无穷。胜败死生。

  在料量呼吸之顷。不可尝试而冒为之者。则决策发奇运用之妙。存乎其人。医之为道。亦若是而已。目者肝之外候。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故火乘肺白轮赤。火乘脾肉轮赤。火乘肝肾黑神翳。心君火动。则各有所乘。五脏之虚实。六气之乖和。皆应于目。医者视形色。察脉理。审度量。立规矩。知其有余不足。与法之顺逆。然后可以为施治之。则此龙木集之所由作也。立论精微。布法该核。深有得于俞扁仓公神髓。理由说阐方以义裁。不啻如孙吴之法。严整疏远。可以待胜乎敌。而生死起废。应手而得者。惟在人善用之耳。

  毅所侍御黄公。患其集未广布。命梓之以传。其仁溥矣。公观风海表。荒陬僻邑。咸所爱□。其民之欺蔽于豪强。

  网络于诛求。靡烂于棰楚敲扑之下。盖蔽而不获伸者。不有妨人之苦于懵瞽者乎。殆有甚者。又不有精神内竭。目系上强。惧旦夕陨弃而不克救者乎。其未经历与所未廉得者。困苦憔悴之状。不亦有如是之极且急者乎。公见之必尽悯之。

  不欲其夭废而安全之者。其亦有所处矣。生人之心一也。起废疾则思广其方。理天下则务平其政。公佐天子出治调变之任。亦尽是心而已。常郡侯浠桂。朱公 以公命属文于余。余不佞。不能为文。惟推公之心以为侯告。侯曰然。遂书之。

  万历乙亥岁春三月吉日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广东按察司佥事前南京兵部车驾司郎中王问撰

  卷之一 龙木总论

  一・审的歌发挥

  详夫自古名人。无不从学而就功。推穷事理。尽因事以立文。须在理通。方当行用。若或言词无据。即不足与讨论。

  臣从幼岁业此道留心。亦乃数世相传。岂敢妄违先哲。每逢同道。皆言眼疾有七十二般。及问其数。名迹难言一半。今则谨按诸家眼论。夙夜搜求。敢推眼疾之名。果有七十二种。据其疾状。患者颇多。论录为歌。以贻后代。又自古诸家之眼。各有条章。病状一一不同。数目皆书不足。或有画作图形。或有歌其药性。虽则救人为切。详之理未周全。遂乃按其古今。缀为歌颂。名号审的歌矣。庶使心念其言。眼看疾状。认识既不差错。治疗又有所凭。将用救人。永无伤横。

  近见庸医之辈。学不从师。自出己意。乱行针药。或虚则反泻。实则反补。或则翳嫩便针。疮痕割烙。或即不看血忌。

  触犯人神。或即误针太深。损其荣卫。因兹疼痛。便致损伤。针刀伤触着五轮。汤药乖于脏腑。亦由病家无鉴。任信庸医。遂使可瘥之眸。永沉昏暗之证。忝为人子。曷不愍伤。故书苦口之辞。发挥歌诀义理者也。

  卷之一 龙木总论

  二・眼叙论

  夫眼者。五脏之精明。一身之至宝。如天之有日月。其可不保护哉。然骨之精为瞳子。属肾。筋之精为黑眼。属肝。

  血之精为络果。属心。气之精为白眼。属肺。肉之精为约束。属脾。契筋骨血气之精。与脉并为之系。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顶中。故六淫外伤。五脏内郁。饮食房劳。远视悲泣。抄写雕镂。刺绣博奕。不避烟尘。刺血发汗。皆能病目。故方内有五轮八廓内外障等。各各不同。尤当分其所因。及脏腑阴阳。不可混滥。如决其面者为兑 。属少阳。近鼻上为外。属太阳。下为内 。属阳明。赤脉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此三阳病。不可混也。睛色赤。病在心。色白。病在肺。色青。病在肝。色黑。病在肾。色黄。病在脾。色不可名者。病在胃中。此五脏三阳病。不可混也。仍叙三因于后。

  卷之一 龙木总论

  三・三因证治

  病者喜怒不节。忧思兼并。致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随气上厥。逢脑之虚。浸淫眼系。荫注于目。轻则昏涩。重则障翳。眵泪 肉。白膜遮睛。皆内所因。或数冒风寒。不避暑湿。邪中于项。乘虚循系以入于脑。故生外翳。翳论中所谓青风、绿风、紫风、黑风、赤风、白风、白翳、黄翳等。随八风所中。变生诸证。皆外所因。或嗜欲不节。饮食无时。

  生食五辛。热啖炙 。驰骋田猎。冒涉烟尘。劳动外睛。乃丧明之本。所谓恣一时之游佚。为百岁之固愆。皆不内外因。

  治之各有方。

  卷之一 龙木总论

  四・五轮歌

  眼中赤翳血轮心(眼中白翳有小赤脉是血轮主属心) 黑睛属肾水轮深(黑睛属肾为水轮)

  白晴属肺气轮应(白睛为气轮属肺) 肝应风轮位亦沉(肝主风轮在内无形) 总管肉轮脾脏应(肉轮属脾)

  两睑脾应病亦侵(两睑属脾) 瞳人属胆为淮海 光明莹净直千金 一脏不和攻入眼 针医宜早莫沉吟愚痴初患不将治 初问针药却生疑 求神拜鬼闲烧炙 痛极狂心枉祷神 风热渐深牢固后 昏沉翳膜始求医假使得痊兼复体 服药名医日月迟

  卷之一 龙木总论

  五・内障眼法根源歌

  不疼不痒渐昏 薄雾轻烟渐渐浓 或见蝇飞花乱出 或如悬 在虚空此般样状因何得 肝脏停留热及风 大叫大啼惊与怒 脑脂流入黑眼中初时一眼先昏暗 次第相传与一同 苦口何须陈逆耳 只言肝气不相通此时服药期销定 将息多乖及没功 日久既应全黑暗 特名内障障双瞳名字随形分十六 龙师圣者会推穷 灵药这回难得效 金针一拨日当空强修将息依言说 莫遣仍前病复宗

  卷之一 龙木总论

  六・针内障眼法歌

  内障由来十六般 学医人子审须看 分明一一知形状 不针方可得安然若将针法同图翳 误损神光取瘥难 冷热先明虚与实 调和四体持安然不然气闷违将息 呕逆劳神翳却翻 咳嗽振头皆未得 多惊先服镇惊丸若求凉药银膏等 用意临时体候看 老翳细针粗薄嫩 针形不可一般般病虚新产怀娠月 下手应知将息难 不雨不风兼告日 清斋三日在针前安心定意行医道 念佛亲姻莫杂喧 患者向明盘膝坐 提师腰带在心安针者但行贤哲行 恻隐之情实善缘 有血莫针须住手 裹封如旧再开看忽然惊振医重十 服药三旬见朗然 七日解封虽见物 花生水动莫他言还睛丸散坚心服 百日分明复旧根

  卷之一 龙木总论

  七・针内障眼叙法歌

  内障金针针了时 医师言语要深知 绵包黑豆如球子 眼上安排绵系之头安枕上须要稳(上一作豆) 仰卧三朝莫厌迟 封后忽然微有疼脑风牵动莫他疑 或针或烙根据经法 痛极仍将火熨之 拟吐白梅含咽汁吐来仰卧却从伊芳 起则恐因遭努力 虽然希有也须知 七朝豉粥温温食震着牙关事不宜 大小便时须缓缓 无令自起与扶持 高声叫唤言多后惊动晴轮见雪飞 如此志心三十日 渐渐出外认亲知 狂心莫忆阴阳事夫妇分床百日期 一月不须临面洗 针痕温着痛凝凝 五辛酒面周年断服药平除病本基

  卷之一 龙木总论

  八・小儿歌

  小儿不与大人同 翳疗之源别有宗 神气未全难保惜 铍镰炙烙哭伤瞳等闲痛药勿令点 啼叫劳他病转浓 更若手揉难禁词 因兹睛破永夭终欲求稳便全双目 苦药煎淋洗避风 服药养肝须见效 免教昏暗一生中

  卷之一 龙木总论

  九・合药矜式

  凡眼病多因五脏壅热上冲使然,故汤饮之剂。不可见火。盖药性得火则热。投之脏腑。恰如扬汤止沸。非谓无益。

  又且害之。须是净洗向日。如遇阴雨。亦当风干。若食前补实等药。或炮或炙。一根据方法。今具于左。

  乌头、附子,生用去皮尖。熟则用灰火炮裂去皮尖。牡蛎生用则去泥。熟用盐泥固济。炭火烧通赤取净。须左顾者。

  诸角先镑治为细末。然后入药和合。宝石亦然。

  大黄。古方亦用湿纸裹煨。或甑上蒸。近世生用。当量虚实生熟用之。

  天麦二门冬、牡丹、巴戟天、远志、地骨皮、皆去心。茯苓去皮。芍药去心。补药用白者。泻药用赤者。当归去芦净洗。入补药则用水洗。烈日晒干。入汤饮酒浸十宿。羌活、黄连、藜芦。去根芦净洗。

  矾石。须于新瓦上或铜器中熬令沸。汁尽即止。石南。剔去叶嫩茎去大枝。

  菟丝子。酒浸曝干火焙。亦得用纸条子同碾即为末。又用盐拌碾则易碎。但只用酒浸烂而碾为膏。却焙再碾。念老鹰声不辄则易碎。

  杏仁、蕤仁湿去皮尖。柴胡、 本、前胡去苗洗净。桂心、陈皮去皮。枳壳去瓤麸炒。诸花去萼及梗洗净。香附子麸炒舂去毛。白僵蚕直者去丝嘴炒。防风去叉股者。蝎虫去足翅毒微炒。荆芥、白芷、白芨、白蔹不见火。蝉蜕洗去土晒干。微炒。细辛去叶洗净。

  乳香。寻常用。指甲爪、灯心草、糯米之类同研及水浸。乳钵研之皆费力,惟纸裹放壁隙中。良久碎。即粉碎。麝香须着少水研之。自然碎极细。不必罗也。

  炼蜜法。称蜜十两。水十两。同煎去沫。准令水尽。取出稀。称得净蜜十两。则是水耗而蜜在。庶不焦损。又每蜜一斤。只炼得十二两半或一分是实数。若火少火多。并用不得。

  凡膏中用蜡。皆烊搅调以和药。

  凡膏中用脂。皆先炼去草方可用。

  凡膏中有用雄黄、朱砂辈。皆别捣细研。飞过如面。绞膏毕。乃投膏中。以物疾搅。勿使凝强不调。

  凡膏中用水银。须于凝膏中研令消散。胡粉亦然。若水银误倾在地不可收。宜以雉尾收之。川椒亦嘉。

  凡药中用蜜。先称药末两数若干。次称炼了蜜与药等分。方可搜。搜毕。更于石臼中捣百数杵。视其色理协议为嘉。

  丸药末须用密绢作罗底。锉散药用竹筛筛过。方得药汁清利。

  卷之一 龙木总论

  十・煎药诀

  大凡煎药退热。药须要清利。不可用火太猛。火势蒸炎。水数易干。须是火势得中。扇之恐灰土泥飞入药中。服之反为害也。要当家人监视。不可专付婢仆也。

  卷之一 龙木总论

  十一・服药须知

  凡眼药率多凉剂。必于食后服之。或者徒泥其说。往往食未下咽。药即入口。是致食气与药气冲搏。酿积于脾胃之上。不谓药无其效。且使脾家受冷。旋至虚弱。须当食歇片时。候胸隔稍宽。然后随意服之。尤贵冷热得所。大热则非肝肺所宜。大冷则脾肾停积不化。宜自斟酌耳。

  卷之一 龙木总论

  十二・点眼药诀

  凡点眼之药。多用脑、麝之类。通入关窍毛孔。易至引惹风邪。点眼之时。宜向密室端坐。然后用铜箸点少许药放入眼内。点毕。以两手对按鱼尾二穴。次合眼良久。候血脉稍定。渐渐放开。若是夜卧用药。则又不拘此法也。或向当风去处。或者点罢即开。则风邪乘入。血脉涩滞难散。疾势愈切。切须留意。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一・圆翳内障

  凡眼初患之时。眼前多见蝇飞花发。垂 。薄烟轻雾。渐渐加重。不痛不痒。渐渐失明。眼与不患眼相似。且不辨人物。惟睹三光。患者不觉。先从一眼先患。向后相牵俱损。此是脑脂流下。肝风上冲。玉翳青白。瞳人端正。阳看则小。阴看则大。其眼须针。然后服药。治用防风散、羚羊角饮子。

  诗曰:翳中再好是团圆 一点油如水上盘 阳里看时应自小 阴中见则又还宽金针一拨云飞去 朗日舒光五月天 不是医人夸巧妙 万两黄金永不传防风散茺蔚子 防风 桔梗 五味子 知母(各二两) 黑参 川大黄 细辛 芒硝 车前子 黄芩(各一两)

  上捣罗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去渣温服。食后。

  羚羊角饮子羚羊角(三两) 知母 细辛 车前子 人参 黄芩(各二两) 防风(二两半)

  上捣罗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夜餐后。去渣温食之。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二・冰翳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头旋。额角偏痛。眼睑骨疼痛。眼内赤涩。有花或黑或白或红,皆因肝脏积热。肺受风劳。或心烦、或呕血。大肠秘涩。夜见灯花如蜂飞。初患之时。宜令针治诸穴脉。忌督脉出血过多。恐加昏暗。宜服还睛丸。

  诗曰:冰翳犹如水炼坚 阴中阳里一般般 傍观瞳子透表白 针下分明岂诳言来往用针三五拨 志心服药必能痊 若遇庸医强拨下 瞳人清净不能观还睛丸防风 茺蔚子 车前子 知母(各二两) 人参(以下各一两) 桔梗 黄芩 干地黄 细辛 五味子(二两半)黑参(半两)

  上捣罗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三・滑翳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不痒不痛。先从一眼先患。后乃相牵俱损。端然。渐渐失明。皆因脑脂流下。肝气冲上。瞳人内有翳如水银珠子。不辨人物。宜令金针拨之。将息后。服补肝汤及石决明丸即瘥。

  诗曰:滑翳看时心且专 微含黄色白翻翻 才开还大速还小 有似水银珠子旋针拨虽然随手落 拟抽针出却归源 缩针穿破青涎散 五月金乌照远天补肝汤人参 茯苓 黑参 黄芩(各一两) 防风 知母 桔梗 茺蔚子(各二两)

  上捣罗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石决明丸石决明 车前子 防风 知母(各一两) 茺蔚子 五味子 细辛 人参 茯苓 黄芩 大黄(各一两)

  上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前茶汤送下一十丸。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四・涩翳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朦胧如轻烟薄雾。渐渐失明。还从一眼先患。后乃相牵俱损。不睹人物。犹辨三光。翳如凝脂色,瞳人端正。状宜令针。金针针之。然后服还睛散、七宝丸立效。

  诗曰:涩翳聚开随睑迟 阴阳大小亦微微 傍观瞳子凝脂色 先哲留言不要疑此障拨时根据本法 用针三五不还迟 牢封七日图疮 将息应当莫自欺还睛散桔梗 五味子 茺蔚子 黑参 黄芩(各一两) 防风 知母(各二两) 车前子 细茶(各二两半)

  上捣罗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七宝丸龙脑(一分) 人参(一两) 真珠(五钱) 石决明(二两另捣罗细研) 琥珀 青鱼胆 熊胆(各二两) 茺蔚子(二两)

  上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前茶下十丸。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五・散翳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不痒不痛。渐渐失明。还从一眼先患。惟瞳人里有障翳。乍青乍白。不辨人物。犹见三光。此眼宜令金针拨之。然后宜服还睛散、补肝汤主之效。

  诗曰:散翳又何为所状 形同酥点烂容仪 随针针了和涎散 未得分明自得知封裹安存须善巧 莫令患者致狐疑 殷勤遣眼还睛散 再睹三光百日期忌慎一如传戒行 不须恣意纵贪知 深言向说何为切 记取冥冥黑暗时还睛散人参 茯苓 细辛 五味子 桔梗(各一两) 车前子 防风(各二两)

  上捣罗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夜食后。去渣温服。

  补肝汤细辛 防风 茺蔚子(各一两) 五味子 桔梗(各一两) 黑参(一两半)

  上捣罗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空心去渣温服。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六・浮翳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都无痒痛。还从一眼先患。后乃相牵俱损。皆因脑中热风冲入眼内。脑脂流下。凝结作翳。如银针之色,虽不见人物。犹见三光。宜用金针拨之。然后宜决明散、坠翳丸神效。

  诗曰:浮翳正观如透外 乍看色白似银灯 阴宽阳小随开合 此则深知是本形辨认既能无错谬 金针拨出近乌睛 但根据教法施心力 免触凝脂破不明决明散石决明 人参 茯苓 大黄 车前子 细辛(各一两) 防风(二两) 茺蔚子(二两) 桔梗(一两半)

  上为末。每食后米饮汤调下一钱。

  坠翳丸石决明 细辛(各一两) 知母 干地黄 防风(各一两) 兔肝(一具炙) 五味子 人参(各二两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七・沉翳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肝脏劳热,还从一眼先患。或见黑花。后即相牵俱损。脑中热气流下,犹辨三光。宜令金针拨之。

  然后服羚羊角饮子、空青丸即瘥。

  诗曰:一般四障又名沉 隐隐藏形黑未深 向日细看方得见 自古相传不是今此障拨时须远穴 观君莫要短头针 坠翳强过五十息 只求牢固莫他心羚羊角饮子羚羊角 防风 茺蔚子(各二两) 车前子 黑参 黄芩(各一两) 大黄(半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空心去渣温服。

  空青丸空青(一铢) 五味子 车前子 细辛(各一两) 防风 生地黄 知母(各一两) 石决明(一两另捣细研)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八・横翳内障

  (一名横关翳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还从一眼先患。皆是五脏虚劳。风毒冲上。脑脂流下。令眼失明。犹辨三光。宜用金针拨之。宜服还睛丸、七宝散即瘥。

  诗曰:虽然希有横关翳 学人韬钤要得知 细睹横心如剑脊 上头下畔白微微开时先向中心拨 随手还当若雾披 □往修来何所作 一生龙树愿根据归还睛丸人参 黑参 石决明 车前子 五味子 黄芩(各一两) 防风 细辛 干地黄(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五丸。

  七宝散羚羊角 犀角(各一两) 胡黄连 石决明 车前子 甘草(各半两) 丹砂(一分另研)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九・偃月翳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惟有头旋额角骨痛。亦因肝肾俱劳。脑风积热。致使生翳如偃月之状。宜用金针拨之。然后宜服通明散、坠翳丸立效。

  诗曰:脑中一种脑脂凝 何得偏称偃月名 一半浓而一半薄 医公不了即疑生欲知巧妙行医法 浓处先宜拨便开 丸散还睛宜遣服 坚牢百岁得安宁通明散人参 防风 黄芩(各一两) 细辛(一两半) 茯苓(半两) 茺蔚子(二两)

  上为末。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夜食后。去渣温服。

  坠翳丸青羊胆 青鱼胆 鲤鱼胆(各七个) 熊胆(一分) 牛胆(五钱) 麝(少许) 石决明(一两)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十・枣花翳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微有头旋眼涩。渐渐昏暗。时时痒痛。脑热有花。黄黑不定。此状宜令针治诸穴脉。然后宜服还睛散、坠翳丸立效。

  诗曰:翳中何名是枣花 周回锯齿没诸他 拨时从上轻轻拨 状似流星与落霞细意辨看瞳子内 莫留断脚作拦遮 依然不断还睛药 百岁光阴睹物华还睛散人参 茯苓 车前子 黑参 防风 茺蔚子 知母(各二两) 黄芩(两半去皮)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去渣温服。

  坠翳丸 方同偃月翳坠翳丸。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十一・白翳黄心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肝脏劳热。先从一眼先患。以后相牵俱损。初觉即须急疗。先须凭服汤药丸散。将息谨护。即宜针刺诸穴脉。后更用金针轻拨。然后服坠翳散即效。

  诗曰:可怜白翳更黄心 患者商量误且针 来往用针三五拨 不随针落药能沉还睛方术须通秘 百日如风卷雾阴 期约叮咛须向说 试看奇效值千金坠翳散石决明 茺蔚子 防风(各二两)车前子 甘菊花 人参(各三两)

  上为末,食后米饮汤调下一钱。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十二・黑水(一作黑花)凝翳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不痛不痒。微有头旋眼涩,见花黄黑不定。瞳人微大。翳或青白。宜用金针拨之。然后宜服芦荟丸、通明散立效。

  诗曰:黑翳冰结微青色 可怜内障无真容 阴阳开处虽开裹 始觉风 在胆中须用金针三五拨 药凭芦荟作神功 期程百日叮咛说 玉兔中秋照眼空芦荟丸芦荟 甘草(炙各一分) 人参 牛胆(各半两) 柏子仁 细辛(各一两) 羚羊角(一两蜜炙)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通明散柏子仁 车前子 桔梗(各二两) 茺蔚子 黑参 茯苓 人参(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十三・胎患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乳母多有吃食乖违。将息失度。爱食湿面五辛诸毒丹药。积热在腹。后此令胎中患眼。生后五六岁以来,不言不笑。睹无盼视。父母始觉。急须服药调理。不宜点诸毒药。烧炙头面。枉害形容直至年长十五以来方始辨眼内翳状如青白色。盖定瞳人。犹辨三光。可令金针拨之。小儿内障。多有不堪疗者。宜仔细看之。方可医疗。宜服护睛丸。即不损眼也。

  诗曰:内障因何及小儿 胎中受热脑脂垂 初生不觉三年内 流盼还应眼转迟四五岁时言近看 瞳人结白始如迷 若能信受医家语 更读前贤后首诗又诗曰:小儿内障未容医 将息难为定不疑 父母解留年十八 金针一拨若云飞痴心炙烙烧头面 舌舐揩摩黑水亏 年几得医先损了 不堪针拨只堪悲护睛丸木香 大黄 黄芩 黑参(各一两) 射干 细辛(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一 七十二证方论

  十四・五风变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头旋偏痛。亦是脏腑虚劳肝风为本。或一眼先患。或因呕吐双暗,毒风入眼。兼脑热相侵。致令眼目失明。初觉即须急疗。宜服除风汤、通明补肾丸立效。

  诗曰:乌绿青风及黑黄 堪嗟宿世有灾殃 瞳人颜色如明月 问睹三光不见光后有脑脂如结白 真如内障色如霜 医人不识将针拨 翳落非明目却伤除风汤羚羊角 车前子(各二两) 芍药 人参 茯苓 大黄 黄芩 芒硝(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通明补肾丸车前子 石决明 桔梗 芍药(各一两) 细辛(二两) 大黄(一分) 茺蔚子 干地黄(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二

  十五・雷头风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头面多受冷热。毒风冲上。头旋犹如热病相似。俗称雷头风。或呕吐。或恶心。年多。冲入眼内。

  致令失明。或从一眼先患。瞳人或大或小不定。后乃相损。眼前昏黑。不辨三光。初觉有患。宜服泻肝汤、磁石丸立效。

  诗曰:俗号雷头热毒风 年多冲入眼睛中 瞳人微大或微小 坐对三光黑不红脑热流脂来结白 医师不了便针通 虽然翳坠根据前暗 自愧庸医不用功泻肝汤防风 茺蔚子(各二两) 五味子 细辛 黄芩 大黄 芒硝(各一两) 车前子(一两半) 桔梗(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磁石丸磁石(烧赤醋 三遍) 五味子 牡丹皮 干姜 黑参(各一两) 附子(炮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前茶下十丸。

  卷之二

  十六・惊振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忽因五脏虚劳受疾。亦由肝气不足,热毒冲入脑中,或因打筑。脑中恶血流下。渐入眼内。后经二三年间变成白翳。一如内障形状。不宜针拨。先患之眼。更一只牵损之眼。却待翳成。根据法针之立效。然后服镇肝丸、还睛散即瘥。

  诗曰:忽然撞振不全伤 疼痛微微日子长 变即脑脂为白色 一如内障睹三光不须错误将针拨 却恐为灾难可当 在后若牵非损者 医元如法如开张镇肝丸石决明(一两另研) 细辛 干山药 茺蔚子 人参 车前子 柏子仁 茯苓(各一两) 防风(两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后茶下十丸。

  还睛散人参 车前子 枯梗(各一两) 茺蔚子 芎 (各一两) 防风 细辛(各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前去渣温服。

  卷之二

  十七・绿风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头旋额角偏痛。连眼睑骨及鼻颊骨痛。眼内痛涩见花。或因呕吐恶心。或因呕逆后。便令一眼先患。

  然后相牵俱损。目前花生。或红或黑。为肝肺受劳。致令然也。宜服羚羊角饮子、还睛丸。兼针诸穴眉骨血脉。令住却疾势也。

  诗曰:初患头旋偏头痛 额角相牵是绿风 眼眶连鼻时时痛 闷涩生花黑白红肝脏谁知先患左 肺家右眼作先锋 续后相牵多总患 缘他脉带气相通风劳入肺肝家壅 客热潜流到肾宫 秘涩大肠由自可 每觉心烦上筑胸必是有时加呕逆 风痰积聚在心中 羚羊汤药须当服 还睛丸散立成功频针眉骨兼诸穴 能行病本灭行方 忌针督脉宜出血 恐因此后转昏蒙瞳子开张三曜绝 妙药能医更谩逢羚羊角饮子羚羊角 防风 知母 人参 茯苓 黑参 桔梗(各二两) 细辛(三两) 黄芩 车前子(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还睛丸茺蔚子 防风(各二两) 人参 决明子 车前子 芎 细辛(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二

  十八・乌风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不疼不痒。渐渐昏沉。如不患眼人相似。先从一眼起。复乃相牵俱损。瞳子端然不开。不大微小。

  不睹三光。此是脏气不和。光明倒退。眼带障闭。经三五年内昏气结。成翳如青白色。不辨人物。以后相牵俱损。瞳人微小。针之无效。惟宜服药补治五脏。令夺病势。宜服决明丸、补肝汤。立效。

  诗曰:都无痛痒不头疼 渐渐昏蒙似物瞒 没翳恰如浑不患 乌风根本更何言有花脏腑虚劳事 无即肝家壅气嗔 两种既知虚与实 分明用药补和宣觉时先服凉药饮 空腹宜吞磁石丸 食后补肝宜早治 瞳人未卜即能痊阳衰年老还相似 医者搜索细意看 若绝三光应不救 瞳人干定是为难决明丸石决明 防风 人参 车前子 细辛 茯苓 茺蔚子 干山药 桔梗(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前茶下十丸。

  补肝汤芍药 细辛 桔梗 车前子 人参 茯苓(各一两) 羌活 防风(各二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前去渣温服。

  卷之二

  十九・黑风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头旋额角偏痛。连眼睑骨及鼻颊骨时时亦痛。兼眼内痛涩。有黑花来往。先从一眼先患。以后相牵俱损。亦因肾脏虚劳。房室不节。因为黑风内障。不宜针拨。宜服药将息。针治诸穴脉。宜服羚羊角饮子、补肾丸立效。

  诗曰:黑暗形候绿风同 脏腑推寻别有踪 黑即肾家来作祸 绿风本是肺相攻欲知何药能为疗 也要羚羊瘥病宗 将息一针除赤眼 涩即轻轻兼眼中切忌房劳与嗔怒 恣意之流切莫从 瞳子开张三曜绝 名医拱手谩相逢羚羊角饮子羚羊角 羌活 黑参 细辛 桔梗 黄芩 柴胡(各一两) 车前子 茺蔚子(各一两半) 防风(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后茶下十丸。

  补肾丸人参 茯苓 五味子 细辛 肉桂 桔梗(各一两) 山药 柏子仁(各二两半) 干地黄(一两半)

  上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二

  二十・青风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微有痛涩。头旋脑痛。或眼先见有花无花。瞳人不开不大。渐渐昏暗。或因劳倦。渐加昏重。宜令将息。便须服药。恐久结为内障。不宜针拨。皆因五脏虚劳所作。致令然也。宜服羚羊角汤、还睛散即瘥。

  诗曰:曾无痒痛本源形 一眼先昏后得名 瞳子端然如不患 青风便是此源因初时微有头旋闷 或见花生又不生 忽因劳倦加昏暗 知者还应自失惊服药更须将息到 莫遣风劳更发萌 须服羚羊汤与散 还睛坠翳自相应头摩膏药频频上 免使双眸失却明 患者无知违此法 他时还道是前生羚羊角汤羚羊角 人参 黑参 地骨皮 羌活(各一两) 车前子(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远服。

  还睛散人参 车前子 地骨皮 茯苓 细辛 防风 芎 羌活(各等分)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二

  二十一・肝虚雀目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爱多痒或涩,发歇。时时暗也。后极重之时。惟昏黄不见。惟视直下之物。宜服洗肝汤、泻肝汤即瘥。

  诗曰:雀目虽轻不可欺 小儿患者作疳翳 大人肝脏虚劳事 更被风来助本基花发眼前随自见 不忧后患即无知 年深自必亡双目 欲观三光后世稀洗肝汤大黄 车前子 黑参 黄芩 细辛 茺蔚子(各二两)

  上捣罗为末。以水一盏。散五分。入黑豆三七粒。煎至五分。去黑豆。空心下一服。临卧一服。

  泻肝汤黄芩 防风(各二两) 芍药 桔梗 芒硝 大黄(各二两)

  上捣罗为末。以水一盏。散半钱。煎至五分。食前去渣温服。

  卷之二

  二十二・高风雀目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肝有积热冲。肾脏虚劳。亦兼患后风冲。肝气不足。致患此疾。与前状不同。见物有别。惟见顶上之物。然后为青盲。宜服补肝散、还睛丸即瘥。

  诗曰:雀目前篇已辨根 此篇何要再三论 直缘病状同中异 为是高风要别陈一种黄昏无所见 若观天象总难分 多年瞳子如金色 欲识高风只是真两目初医何药妙 卓肝入口火燃薪 风劳更若除根本 永保千秋共万春补肝散人参 茯苓 车前子 川大黄 黄芩(各一两) 五味子 防风(各二两) 黑参(二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去渣温服。

  还睛丸人参 细辛 茯苓 木香 知母 芎 (各一两) 石决明 茺蔚子(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二

  二十三・肝风目暗内障

  此眼初患之时。眼朦昏暗。并无赤痛。内无翳膜。此是肾脏虚劳。肝气不足。眼前多生花。数般形状。或黑或白。

  或黄或青。如此患者。切忌房室。如夜看细书。亦恐失明也。见一物面形难辨。后亦变为青盲。急宜补治五脏。可得疾退。宜服补肝散、山药丸立效。

  诗曰:朦胧远视不分明 赤痛前无净黑睛 下冷肝虚元气乏 眼前花见数般形临时辞却阴阳事 书画裁缝且慢停 不是医家穿凿说 古来圣者说章程有时一物睹为二 心绪多饶妄与惊 急服车前丸及散 免教久后变青盲补肝散羚羊角 防风(各二两) 羌活 车前子 人参 茯苓 细辛 黑参 黄芩(各三两半)

  上为末。食后米饮汤调下一钱。

  山药丸干山药 干地黄 人参 茯苓 防风 泽泻(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三

  二十四・肝虚积热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忽然发动赤色。泪出翳生。或退或聚或散。初时即轻。如经一二年间渐重。瘀目不明。即冤神鬼祈求。此疾皆因肝家劳热所作。毒风入脑眼中。觉患宜眼药将息。不得烧炙头面。可服泻肝汤、青葙子丸。及朱砂煎点之立效。

  诗曰:用力劳神赤痛来 睛瞳怕日泪难开 有时发动有时退 怨鬼求神作祸胎忽尔翳生还自可 须知肝膈热荣排 急求汤药先除去 根株莫遣脏中理一眼初时生作患 相牵后眼莫相违 今年发动轻轻过 后岁应多转转危丸药青葙须至服 铍镰双睑血相牵 眼中宜点朱砂药 但炙头中即易为泻肝汤黄 大黄 黄芩 知母 芒硝(各一两) 桔梗(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青葙子丸青葙子 车前子 细辛 干地黄 菟丝子 防风 茺蔚子 五味子 人参 泽泻 茯苓(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朱砂煎龙脑(一分) 乳香(二分) 朱砂(半两) 细辛 白芷 黄连 秦皮(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浸一复时。去渣用汁。以蜜五两煎之。点眼。

  卷之三

  二十五・伤寒热病后患目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或因伤寒起早。热病后脏气未全。六腑之热未尽。体虚易损。过食热物过多。致令患眼。或见黑花。

  瞳人开大。发歇不定。赤肿泪出。宜令镰出瘀血。服熊胆丸、生犀角饮子、泻肝汤。切不可点药。恐损睛也。

  诗曰:热病伤寒可后虚 因餐壅热患双 睛疼一日先昏暗 不久相牵左右拘红肿必须镰睑内 生犀饮子最能驱 次服决明丸半剂 免教白肉更须瘀未宜点眼缘何事 却恐生疮败黑珠 瞳子忽然开黑大 旧来肝肾有风虚神方用胆点和服 双目光明却复初 若是眼前花出现 三年两载始能除熊胆丸熊胆(一个) 石决明 车前子 泽泻 细辛(各一两) 干地黄 茺蔚子(各二两) 黄牛胆(一个)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生犀角饮子生犀角 桔梗(各二两) 羚羊角 人参 茯苓 黄芩 知母 防风(各一两)

  上为细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去渣温服。

  泻肝汤石决明 川大黄 桔梗 车前子 芒硝(各一两) 羚羊角 防风(各两半)

  上为极细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去渣温服之。

  卷之三

  二十六・混睛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先疼后痒。碜涩泪出。怕日羞明。白睛先赤。发歇无定。渐渐眼内赤脉横立遮睛。如隔纱看物。难以辨明。此是毒风在肝脏。积血睑 之间然也。初患宜令镰洗钩割。莫熨烙。去除根本。然后宜服凉肝散。点七宝膏。

  服退翳丸。立效。

  诗曰:白睛先赤作根基 痛痒风吹泪出眵 碜涩难开旬日内 发无定体有瘳时年深渐变时为碧 满目凝眵如觉之 赤脉如丝横与竖 混睛外障莫狐疑毒风赤血成其量 如此谁言可易医 冷涩药中须得妙 点摩翳膜尽为期频镰双睑同篦烙 风热平时即住之 汤药稍和年岁服 要除根本莫镰迟凉肝散川大黄 桔梗(各半两) 黄芩 羚羊角 黑参 人参 茯苓(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七宝膏珍珠 水晶 贝齿(各一两) 琥珀 石决明(各三分) 空青 玛瑙 龙脑(各半两)

  上为末。研令细匀。水五升。石器内煎至一升。去渣煎至一盏。入蜜半两。煎和为膏。每至夜卧时点之。早晨不得点。

  退翳丸白芷 细辛 五味子 枳壳(各一两去瓤麸炒) 牡蛎 茺蔚子(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饮汤下十丸。

  卷之三

  二十七・肉侵睛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或痒或痛。赤烂多年。肺脏风壅。发无定准。渐生肉翳侵睛。遮满瞳人。此状宜令钩割熨烙。后宜服除风汤、七宝膏立效。

  诗曰:肉根基有两般 便须分别见根源 或因赤烂多年后 肺脏风冲亦使然或痒或痛无定准 一条根肺渐侵满 初生浮小钩除易 覆着瞳人即稍难去热去风先服药 终须割烙即长安 残余服药徒能效 七宝销磨当自痊除风汤防风 黄 茺蔚子(各二两) 桔梗 五味子 细辛 大黄(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五钱。煎五分。食后去渣温服之。

  七宝膏珍珠末 龙脑 熊胆(各一分) 石决明 琥珀(各三分) 水晶 龙齿(各五钱)

  上捣碎为末。研令极匀。水五升。石器内煎至一升。去渣煎至一盏。入蜜半两和为膏。每至夜卧后点之。早晨不可点。

  卷之三

  二十八・两睑粘睛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或痒或痛。年多风赤。睑中有疮。因热在肺膈。脾胃风壅。致令两睑相粘。即宜钩割熨烙。服排风散、乌犀丸立效。

  诗曰:两睑粘睛何所论 多年风赤是其因 睛疼睑涩皮肉烂 疮可相粘似有筋割烙只须多出血 铜篦烧赤烙玄门 治风丸散须频服 年岁中间只去根排风散天麻 桔梗 防风(各三两) 乌蛇 五味子 细辛 芍药 干蝎(各二两)

  上为末。空心食后米饮汤调下一钱。

  乌犀丸乌犀 茯苓 芍药 细辛 黑参 人参(各一两) 干山药 羌活(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三

  二十九・膜入水轮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肝脏积热。虚劳年多。发歇有时。睛上有疮。 后更生障翳。渐入水轮。因大肠壅滞致使热也。宜服退热饮子。钩割熨烙镰洗。宜服补虚镇心丸即瘥。

  诗曰:黑上生疮 后痕 积生 肉渐相侵 时多常覆过痕了 因此名侵入水轮虽即三光微可睹 乌珠沉下必氤氲 庸医猛浪强钩割 遂使双眸转更昏退热饮子防风 黄芩 茺蔚子 桔梗(各二两) 大黄 黑参 五味子 细辛(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服之。

  补虚镇心丸石决明 人参 茯苓 大黄(各一两) 远志 细辛 干山药 防风(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三

  三十・钉翳根深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眼中疼痛。作时赤涩。泪出怕日,治疗失时,致令睛上有翳如钉头子相似。不宜钩割熨烙。难得全效。宜令服药,此是热毒在于肝心。宜服除热饮子、镇心丸即瘥。

  诗曰:滞留邪热在肝心 疼痛生疮那可任 毒药既深开得后 眼前翳入黑暗深万药虽然磨不尽 能除发歇解愁襟 若乖忌省无坚固 恐怕瘢痕转更深除热饮子黄芩 黑参 桔梗 知母 芒硝(各二两) 防风 大黄 茺蔚子(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每日空心食后去渣温服。

  镇心丸远志 人参 茯苓 柏子仁 细辛(各二两) 干山药 茺蔚子 车前子(各一两)

  上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三

  三十一・黑翳如珠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忽然疼痛难忍。泪出不开。有翳如黑珠子在黑眼上。如是大人患者。肝肾俱劳。毒风入眼。如此疾状。不宜针灸触发。即服补肾丸。如小儿患者,即是实热急疳。宜服羚羊角饮子即瘥。

  诗曰:黑翳珠排黑水间 医工会者始知难 如神药点翻为极 药用汤丸即得安不用强看将手擘 恐因手重出青涎 庸医挑发并烧香 要见三光路更难羚羊角饮子羚羊角 五味子 细辛 大黄 知母 芒硝(各一两) 防风(二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温服之。

  卷之三

  三十二・花翳白陷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发歇忽然疼痛泪出。立时遽生翳白,如珠枣花陷砌鱼鳞相似。此为肝肺积热。壅实上冲入脑。致生此疾。切宜服药治疗。不得失时。恐损眼也。宜用摩顶膏摩于顶内。然后服知母饮子。兼服山药丸立瘥。

  诗曰:忽生白翳簇瞳人 点点如花陷砌鳞 肝肺伏藏多壅实 上冲入脑病为根膏摩顶上除风热 汤饮除肝服要频 酒面休餐诸毒药 莫因小事发贪嗔摩顶膏子鹅脂 牛酥 木香(各一两) 盐花(一两半) 朱砂 龙脑(各一分)

  上捣罗为末,和成膏。每日两度摩之顶上立效。

  知母饮子知母 茺蔚子(各一两) 防风 细辛(各一两半) 桔梗 大黄 茯苓 芒硝(各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之。

  山药丸干山药(二两) 人参 茯苓 五味子 细辛(各一两) 干地黄 防风(各一两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三

  三十三・冰瑕翳深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或痒或疼。发歇不定。作时赤脉泪出。眵漫,致令黑睛上横立似青眼。多少不定。久后为患。全损眼目。此疾不可挑拨。莫去钩割。宜服茺蔚子散,除热人参汤,点退翳清凉散立瘥。

  诗曰:黑睛横竖点青瑕 似翳沉沉少与多 医者细看如此状 根沉入黑莫挑摩老忧久后添为患 除热除风药最嘉 出入不妨须谨慎 志心医疗别无他茺蔚子散茺蔚子 防风(各二两) 黑参 细辛 大黄 枳壳 知母 芒硝(各一两) 芍药(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人参汤人参 茯苓 五味子 桔梗 大黄 黑参 黄芩 车前子(各一两) 黄芩 知母(各两半)

  上为细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清凉散马牙硝 白矾 曾青(各一两半) 龙脑 青黛(各一分)

  上捣为细末。研令匀细为妙。每至临卧时。用散干点半字在眼内。

  卷之三

  三十四・玉翳浮满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或时疼痛。皆是毒风上冲入脑。积热在于肝隔之间。致令眼内有翳如玉色相似。遮满瞳人。如此疾不宜针割熨烙。宜服退翳散立效。

  诗曰:黑上浮云如玉色 还因疮 后留根 在施磨翳膏和散 拱手神医无妙门服药治风兼去热 还睛丸散是其因 烧香供养龙树主 觅取来生清净根退翳散石决明 大黄 细辛 黄芩 车前子(各一两) 防风(二两) 芍药(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三

  三十五・因他病后生翳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或即赤烂。渐生翳膜侵睛。盖定瞳人。即无所见,医者细看。翳心若不赤黄。犹见光明。宜令钩割熨烙。后点烂翳散。服细辛散。

  诗曰:眼因他患后 渐渐失光明 初觉微生膜 经年翳浓成遍通睛上黑 日久赤黄生 火烧铜箸烙 用意手轻轻烂翳散朱砂 石决明 珍珠末(各半两) 曾青 砂 龙脑(各一分)

  上捣研细,每至干点眼内立效。

  细辛散细辛 茺蔚子(各二两) 黑参 黄芩 桔梗 大黄(各一两) 车前子(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四

  三十六・逆顺生翳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五脏虚劳。风热冲入肝膈之间。渐渐生翳。或后上生向下。或从下生向上。名曰顺逆障。亦用钩割熨烙。点膜。去除晕膜。然后宜服补劳人参丸、知母饮子立效。

  诗曰:此眼眸有翳 逆顺要须知 从下生为逆 名医效亦迟消停经日月 汤药至还生 熨烙并钩割 涂磨散却宜下来生顺逆 治法宜如之 效速非同逆 忌省即根据根据补劳人参丸人参 茯苓 桔梗 干地黄 防风 木香 桂心 干山药 细辛(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知母饮子知母 茺蔚子 车前子(各二两) 黄芩 桔梗 大黄 五味子(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钟。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四

  三十七・鸡冠蚬肉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脾胃积热。肝脏受风。渐渐入眼。致生翳膜如鸡冠蚬肉。其肉或青或赤。此疾宜令钩割镰洗熨烙。然后宜服抽风汤。除热茺蔚丸即瘥。

  诗曰:眼中生翳似鸡冠 疗者应须翻出看 蚬肉或青或赤黑 不嫌割烙始能痊要除风热凭汤散 须要曾青点病源 若言根本未痊愈 志心多服决明丸抽风汤防风(二两) 大黄 细辛 桔梗(各一两) 黑参 黄芩 芒硝 车前子(各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茺蔚丸茺蔚子 人参 干山药(各二两) 茯苓 石决明 大黄 黑参 黄芩(各一两) 干地黄(一两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四

  三十八・睑生风粟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肺脏壅毒。大肠积热。肝家有风。致令眼睑皮肉上下有肉如粟粒相似。唯多泪出涩痛。如米隐一般。积久年深。翳膜昏暗。渐渐加重。此眼切宜三五度镰洗出血。去根本即瘥。然后服除风汤、退热饮子。

  诗曰。

  涩痛多泪出 真如米隐睛 翻看上下睑 粟子只频生赤白非言定 针挑更似冰 直须瘀血尽 凉药必能征除风汤防风(二两) 犀角 大黄 知母 黄芩 黑参(各一两) 桔梗 羚羊角(各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空心去渣温服。

  退热饮子茺蔚子 知母 大黄 茯苓 五味子 人参 芒硝(各一两) 车前子(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四

  三十九・胞肉胶凝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脾胃积热,脑内风冲入眼胞。睑有肉初时小如麻米。年多渐长大如桃李之状。摩隐瞳人为翳。

  里边宜令针出血。然后镰洗瘀血。服细辛汤、磨翳散效。

  诗曰:眼胞皮肉夹胶形 渐长如同梅李形 针破里边脓出后 还须服药使光明或因此患加风热 泪出应当有翳生 铍割理如风毒眼 尽磨退散自相应细辛汤细辛 人参 茯苓 车前子 五味子 黑参 防风 地骨皮(各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磨翳散龙脑 曾青 水晶(各一两) 珍珠末 琥珀(各一分)

  上捣罗为末令细。至夜后点散眼内立效。

  卷之四

  四十・漏睛脓出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微有头旋昏闷。四体如劳。五脏多积风气壅毒。致令疮出于眼中。或流清涎。皆是脑无所作。虽然不痛。渐加昏暗。切宜补治。服治风黄 汤即瘥。

  诗曰:眼目缘何患满睛 热和风在睑中停 头结聚为脓汁 或流涎水色粘青虽然不痛兼无翳 渐攻疮大岂心宁 黄 象胆丸和散 眼安芦荟作膏蒸若也因缘经岁月 乌珠渐落始心惊治风黄 汤黄 (一两半) 防风 远志 地骨皮 人参 茯苓 大黄(各一两) 知母(二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去渣温服。

  卷之四

  四十一・蟹睛疼痛外障

  此眼初患。忽然疼痛。坐卧不得。赤涩泪出。怕日羞明。皆是肝脏伏热。膈中胆气不足。致令瞳人突出如黑珠子。

  又如桃李相似。此是蟹眼睛也。急宜服药。不可针灸钩割熨烙。恐损眼也。宜服泻肝汤、补胆丸、镇肾决明丸。立瘥。

  诗曰:忽然豆粒出乌珠 蟹眼因兹作号呼 此状必因疼痛极 便明损翳最难除钩膜针镰皆莫用 点诸疼眼败须臾 只宜凉药兼宜补 决明丸散大相宜肝中热退还消散 针灸涂摩总不须泻肝汤黑参 地骨皮 车前子 芒硝(各一两) 大黄 知母(各一两半) 茺蔚子(二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去渣空心温温服之。

  补胆丸防风 细辛(各一两半) 远志 黄芩 人参 茯苓 桔梗 芍药(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镇肾决明丸石决明 菟丝子 五味子(各一两) 细辛 干山药 干地黄 知母(各一两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四

  四十二・突起睛高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疼痛发歇作时。盖是五脏毒风所致,令睛突出。此疾不宜针灸钩割。只宜服退热桔梗饮子、还睛丸,若要平稳。用针针破。流出青汁。即得平复。

  诗曰:忽然疼痛便睛高 毒风五脏热相遭 冷冻饮料泻肝令大泄 又吞丸散渐须明莫要中归平稳处 针出青涎莫要挑 便突更针三五度 睛轮平复似元朝退热桔梗饮子桔梗 茺蔚子 大黄 黑参 芍药 防风 黄芩 芒硝(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还睛丸远志 茺蔚子 防风 人参 干山药 五味子 茯苓 细辛(各一两) 车前子(一两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四

  四十三・风牵偏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肾脏虚劳。房事不节。脾胃壅毒。夜卧多涎。肝气不足。致使不觉中风。口眼 斜。睑中赤痒。

  时时颞之牵动。宜令火针出泪。又针睛明穴。若有 肉。即根据法钩割熨烙。若无 肉。不宜钩割。只服羚羊角饮子。用摩风膏摩之。

  诗曰:偏风牵动口斜 泪出还应不奈何 汤饮去除风毒了 摩风膏与且摩涂若除 肉休钩割 有即应当用亦佳 承泣睛明须是穴 风牵睑动莫针他羚羊角饮子羚羊角 知母 人参 五味子 茯苓(各一两) 黄 防风 茺蔚子(各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摩风膏木香 当归 白芷 黑附子 细辛 本 防风 骨碎补(各一两) 乌头 芍药 肉桂(各两半) 猪脂(半斤)

  牛酥 鹅脂(各四两)

  上为末。以麻油半斤。浸药末一宿一日。以文武火煎如膏为度。

  卷之四

  四十四・倒睫拳毛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肝家受热。膈内风虚。眼多泪出。或痒或疼。乍好乍恶。以手措摩。致令睫毛倒拳。刺隐瞳人。

  碜涩睛上。白膜遮满。不宜镰洗出血熨烙。切恐眼皮渐小急。开合稍难。然后宜服细辛散、补肾丸立效。

  诗曰:若因风赤泪涓涓 翳膜潜生碧渐满 乍好乍恶多年后 眼皮急小欲开难倒睫拳挛如刺碜 摩应瞳人岂可安 医者去毛根永断 太阳针血最为先汤药入除风与热 铍镰数数点朱煎细辛散细辛 防风 知母 茺蔚子(各二两) 黑参 桔梗 大黄 羚羊角(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温服之。

  补肾丸五味子 人参 泽泻 干山药 车前子 茯苓 细辛 黄芩(各一两) 干地黄(三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茶清下。

  卷之四

  四十五・风牵睑出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乍好乍恶。发歇无时。多因泪流不止。盖因胃气受风。肝膈积热,壅毒在睑。皆致使眼皮翻出。切宜镰洗散去瘀血。熨烙三五度。然后服黄 汤。煎摩风膏摩之。睑内涂白蔹膏即瘥。

  诗曰:一般风热入双眸 此眼缘何患异殊 脾脏毒风翻出睑 肾因传送入为珠若是睑翻还易疗 毒风入黑即难除 铜篦轻熨摩风药 白蔹为膏睑内涂黄 汤黄 茺蔚子(各二两) 防风(一两半) 地骨皮 茯苓 川大黄 人参 黄芩(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摩风膏黄 细辛 当归 杏仁(各一两) 白芷(一两半) 防风 松脂 黄蜡(各一两) 小麻油(四两)

  上捣罗为末。煎成膏涂之。

  白蔹膏白蔹 白芨 白芷(各一两) 突厥子(两半)

  上为细末。用牛酥五两煎为膏。早晨涂在眼睛内。夜半涂亦得。

  卷之四

  四十六・神祟疼痛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旧无根基。忽然发动。疼痛如锥刺。睑皮亦如火炙。此疾不可忍。且求神祟气风。服药补治脏腑。

  不得钩割熨烙针灸。不尔恐生翳障。宜服羚羊角饮子,点秦皮煎效。

  诗曰:旧没根基忽患生 疼痛如针刺不安 兹如火炙来相近 求他神祟不虚言痛定须还汤药治 莫教风热更相连 不须熨烙并烧炙 点去秦皮作散煎羚羊角饮子羚羊角(二两) 人参 茯苓 大黄 天门冬 黑参 黄芩 车前子(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秦皮煎秦皮 黄 木香 黄连 黑参(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浸药三宿。去渣入蜜四两。煎成膏用之。

  卷之四

  四十七・旋螺尖起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忽然疼痛。作时由热积壅毒留在肝间。切宜补治。恐损眼也。宜服搜风汤、泻肝饮子。宣肠立效。

  诗曰:眼前生障翳 尖起似旋螺 治望难依旧 根深更奈何时时疼痛发 风来未消磨 汤药勤为服 宣通肝脏多治求丸散解 痛定即从他 是疗不相应 睛高或陷洼搜风汤防风 五味子 大黄 天门冬 桔梗 芍药 细辛(各两半) 茺蔚子(二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温服之。

  泻肝饮子大黄 细辛 芒硝 车前子 黄芩 桔梗 柴胡 知母(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温服之。

  卷之四

  四十八・鹘眼凝睛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忽然痒痛泪出。五脏眼起皆硬。难以回转。不辨人物。切宜针引血脉,以摩风膏摩之。此疾皆因五脏热壅冲上。脑中风热入眼所使。宜服泻肝汤、抽风散立效。

  诗曰:五轮目硬难回转 鹘眼凝睛是本形 欲知根深何处起 脑中风热脏中蒸先将针风引风壅 药压涂摩血脉行 元损只宜从向泄 除嗔戒行即平平泻肝汤防风 大黄 茺蔚子 黄芩 黑参 桔梗 芒硝(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温服之。

  抽风散石决明 茯苓 车前子 五味子 人参 细辛 知母(各一两半)

  上捣罗为末。食后米饮汤调下一钱七分。

  卷之四

  四十九・辘轳转关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膈中壅毒。肝脏热极。风毒入脑。致令眼吊起。睛瞳难以回转。不辨人物。有在胎中患者。乃不可治。若初患之时。急须治疗。宜服天门冬饮子、泻肝散。

  诗曰:上睑藏中下睑藏 则还不肯定中央 转关恰似辘轳转 圣者留言难改张病即虽云医不得 徒教学人用形彰 堪嗟永处幽冥地 不识青黄坐久常天门冬饮子天门冬 茺蔚子 知母(各一两) 防风 五味子(各一两) 人参 羌活 茯苓(各二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泻肝散天门冬(一两) 大黄 黄芩 细辛 芒硝(各一两) 黑参 桔梗(各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四

  五十・偶被物撞破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忽然被物误有打撞。眼胞青珠疼痛。恶肿难开。宜令镰洗出血后。以烂捣地黄绵裹封眼。然后宜服除风散、压热饮子。

  诗曰:非理因遭撞破伤 不任疼痛堪乖张 瞳人被振全昏浊 恶血仍流在眼眶欲疗只须镰睑血 地黄绵裹密封藏 除风压热凉汤饮 免使他风作祸殃除风散防风(二两) 车前子 本 细辛 芎 五味子 桔梗(各一两半)

  上捣罗为末。用陈米饮汤空心调下一钱七分。

  压热饮子犀角 大黄 知母 人参 茯苓 黄芩 黑参 麦门冬(各两半) 甘草(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五

  五十一・撞刺生翳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因被物撞刺着。治疗不尽。有余痕积血在睑 之中。致使生翳。如此病状。不宜钩割熨烙。切须将息。大忌淫欲嗔怒。宜服人参汤、退热茺蔚子散。

  诗曰:若有撞刺翳生根 治疗不尽有余痕 待他疼定疮徒治 劝君将息忌淫嗔觉热便须将药压 莫使增加风热侵 若然此翳钩除得 知君不是解医人人参汤人参(二两) 茯苓 黄芩 五味子 黑参 羌活 细辛(各一两) 车前子(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退热茺蔚子散茺蔚子(二两) 防风 芎 桔梗 人参 知母(各一两) 本(五分) 白芷(三分)

  上捣罗为末。每日米汤调下一钱。

  卷之五

  五十二・血灌瞳人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忽被物误刺着。针或炙之失度。致令一眼先患。后乃相牵俱损。盖为疼痛难忍。卧时好眼安着枕上。

  便流毒血在好眼中。致使损伤。先宜服止疼没药散。后服坠翳明目丸。点摩挲石散立效。

  诗曰:眼因射刺五轮亏 疼痛眶中若受锥 好眼卧将安着枕 便流恶血隔光辉可怜清净无瑕翳 沉没明珠甚可危 须用摩挲为点药 却教恶血本乡归止疼没药散没药(二两) 麒麟竭(一两) 大黄(一两半) 芒硝(一两半)

  上捣罗为末。令细。食后热茶调下一钱。

  坠翳明目丸石决明 芎 知母 干山药 五味子(各一两) 细辛 人参(各一两半)

  上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摩挲石散摩挲石(少许) 曾青 龙脑 石胆(各一分)

  上捣罗为末。令细。早晨夜后点眼立效。

  卷之五

  五十三・眯目飞尘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风吹尘物入眼。贴睑皮粘定睛上疼痛。隐涩难开。不辨人物。欲治之时。须翻眼皮。用绵裹针拨出眯物。宜服药将息忌口。若有翳膜。急服退翳车前散、补肝丸。

  诗曰:眯目诸般物 飞扬并溅来 贴睛粘定后 疼痛隐难开绵裹针疗出 寻清自畅怀 因兹生翳膜 好药却能回车前散车前子 五味子 芍药(各一两半) 细辛 黑参 茯苓 人参 大黄 桔梗(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补肝丸泽泻 菖蒲(各一两半) 人参 茯苓 干山药 远志 防风 知母 干地黄(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五

  五十四・天行后赤眼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忽然赤肿泪出。若有患者。或轻或重。还从一眼先患。后乃相牵俱损。切宜镰洗去瘀血。后宜服泻肝散。用洗眼汤。点龙脑煎即效。

  诗曰:忽然赤疼肿相并 天行赤眼是为名 厉竹热气相传染 体性随人有重轻泻肝汤饮应须服 睑中镰血更星星 秦皮汤洗吞丸药 不瘥经年玉翳生忌毒也须将息治 不须钩烙恐伤睛 若将痛药强为点 损败神光实可惊医疗之门何最稳 多餐凉药得平平 □□翳膜得消散 善散□之自见征泻肝散知母 黄芩 桔梗(各一两半) 大黄 黑参 羌活 细辛 茺蔚子(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之。

  洗眼汤 秦皮 甘草 细辛 黄芩(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上捣罗为末。以水一盏。散三钱。煎至一盏半。热洗。一日两度用之。立效。

  龙脑煎龙脑(一分) 秦皮 防风 细辛 甘草 宣黄连(各一两半)

  上捣罗为末。以水一大碗。浸药末三日三夜。用银铫子煎至七分。以束绵滤去渣。又入蜜四两。煎至五七沸。入瓷瓶子内盛。勿令泄气。每用点眼立效。

  卷之五

  五十五・暴赤眼后急生翳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忽然白睛赤肿泪出。或痒或痛。皆是肝心壅毒在胸膈之间。更相击发。藏气上冲。致使如此。切宜镰洗出血。后饮芦根饮子、镇肝丸立效。

  诗曰:忽然暴患白睛红 轻者无妨重者疼 定是肝心二脏热 更须击发莫相攻芦根饮子须通泄 莫遣他时更复纵 丸散镇肝吞半剂 如斯治疗有神功芦根饮子芦根 大黄 防风 黄 芒硝(各一两) 黄芩 黑参(各一两半)

  上捣罗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镇肝丸羌活 石决明(各二两) 本(一两半) 干山药 细辛 五味子 茯苓 车前子 人参(各一两)

  上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五

  五十六・胎风赤烂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生后乳母多食湿面酒醋壅毒之物。致令小儿双目尽赤。眵掩四 赤烂。号曰胎风。后长成十五以来。切宜镰洗出血。服黄 饮子。点蕤仁膏即瘥。

  诗曰:襁褓双眸 尽红 医人欲识号胎风 婴儿乳母吞诸热 潜入初于五脏中痒发手揉能禁制 外风因便得侵冲 良医先用通丸散 次用蕤仁眶内攻服药临时随冷热 铍镰瘀血断根踪 不然久后为何状 倒睫拳毛一世中黄 饮子黄 (三两) 车前子 细辛 黄芩 五味子(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上捣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蕤仁膏蕤仁(五钱) 石胆 黄蜡 小麻油 腻粉(各少许)

  上捣研。令细如粉为妙。后入油蜡子瓷碗内。慢火煎成膏。点眼。

  卷之五

  五十七・风赤疮痍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或即痒痛。作时发歇不定。或出多泪。遂合睑肉疮出。四 如朱砂色相似。然后渐生膜翳。障闭瞳仁。盖是脾脏毒风即热膈中。致令眼病。不宜点药炙着头面。恐伤眼也。宜服泻肝汤、坠膈丸立效。

  诗曰:风赤生于脾脏家 疮生面睑似朱砂 乌珠洁净未为事 两年还有翳来遮轻翳点除权得瘥 欲饮钩镰知者夸 若把炙烧来退却 欲除根本路程赊泻肝汤人参 黄芩 茯苓 大黄 桔梗 芒硝(各一两) 茺蔚子(二两) 黑参(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温服之。

  坠膈丸五味子 干山药 知母 泽泻 车前子 石决明(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五

  五十八・冲风泪出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盖因毒风入眼。遂乃泪出。拭却还生。冬月即多。夏月即少。后至三五年间,不分冬夏。皆有泪出。

  此疾盖谓泪膛通肺脏中。久后便令眼目转加昏暗。难辨物色。如此疾状。宜服细辛丸、暖肺汤。以铜箸烧烙睛明穴。点点眼止泪散。乃得痊效。

  诗曰。

  风冲泪出血还流 每到三冬法不休 倾侧泪膛通肺脏 细辛丸散断根除雄黄五味迎风点 铜箸炙烧烙 头 早早劝君医治却 他时免得一生忧细辛丸细辛(二两) 五味子 熟干 地黄(各一两半) 人参 茯苓 地骨皮 山芋 防风(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盐汤下二十丸。日再。

  暖肺汤茺蔚子 细辛 五味子 干地黄(各一两半) 本(一两半) 知母 黄芩 芎 (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点眼止泪散雄黄(五钱) 曾青(一两) 龙脑 白矾灰 细辛 干姜灰(各等分)

  上捣罗为末。令十分细。如粉面。每至夜后点在眼内立效。

  卷之五

  五十九・暴风客热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忽然白睛胀起,都覆乌睛和瞳人。或痒或痛。泪出难开。此是暴风客热。久在肺脏。上冲肝膈。致令眼内浮胀白睛,不辨人物。此疾宜服泻肺汤、补肝散。铍镰出血。后点抽风散即瘥。

  诗曰:白睛胀起盖乌睛 睑肿还应痒痛生 此是暴风兼客热 来侵肺脏不安宁泻汤之内加风药 丸散临时得妙名 铍镰瘀血应须尽 抽风膏药眼中烹泻肺汤羌活 黄芩 黑参(各一两) 桔梗 大黄 芒硝 地骨皮(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补肝散本(二两) 白芷 车前子 石决明(各一两半) 芍药 天麻 防风 细辛(各一两)

  上为末。每日空心米汤调下一钱。

  抽风散黄柏 秦皮 秦艽 防风 细辛(各一两) 黄连 木香(各五钱)

  上为末。以水一盏。浸一宿去渣,入龙脑少许蜜四两。同煎为膏。点眼。

  卷之五

  六十・睑硬睛痛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胞睑赤胀。肿硬难开。泪出疼痛。还从一眼先患。后乃相牵俱损,渐生翳膜。昏暗。皆是膈中积肝脏风毒。上冲入眼。宜令镰洗去瘀血。后服泻肝散。 肿膏。宜谨诸事。

  诗曰:睑中红肿睛酸疼 肝膈风来热生冲 腮肿涂膏兼服药 轻轻镰洗断其踪无令发歇生浮翳 此后寻医枉费工 省谨若能三五日 人间诸事却通容泻肝散大黄 知母 芒硝 车前子 茺蔚子 黄芩 天冬(各一两) 黑参(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肿膏代赭石 黄蜡(各半两) 细磁末 麻油(一两) 腻粉(少许) 黄柏(一两)

  上为末。于铫子内入油蜡同煎为膏。涂睑上。

  卷之五

  六十一・眼痛如针刺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微有头痛目眩。眼系常急。夜卧涩痛。泪出难开。时时如针刺外障相似。是心脏伏毒。热气壅在膈中。以后渐生障翳。遮满相牵。如此疾状。宜服泻心汤。后服补肝散。兼镰洗出血。火针太阳穴立效。

  诗曰:忽然睛内痛如针 热毒潜藏伏在心 逐使双眸兼系急 日 急则痛侵侵太阳阳白将针刺 汤饮宣通宜洗淋 隐涩难开由睑内 铍镰出血即能禁泻心汤大黄 黄芩 桔梗 知母(各一两) 马兜铃 黑参(各一两半) 防风(二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补肝散人参 茯苓 五味子 芎 本(各一两) 茺蔚子 细辛(各一两半)

  上为末。每日空心米汤调下一钱。

  卷之五

  六十二・眼痒极难忍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忽然痒极难忍。此乃肝脏有风。胆家壅热冲上所使。切宜镰洗出瘀血。火针针阳白太阳二穴。后服乌蛇汤、还睛散、马兜铃丸即瘥。

  诗曰:时时睛痒极难忍 此病根由谁与寻 瞳子气连清净府 遭他风热上来侵也须阳白将针刺 汤用乌蛇病自轻 此日不忘丸与散 教君去却病根深乌蛇汤乌蛇 本 防风 芍药 羌活(各一两) 芎 细辛(各半两)

  上为末。每日食后米汤调下一钱。

  还睛散防风 车前子 黑参 石决明 五味子 细辛(各一两) 知母(五钱)

  上为末。每日食后米汤调下一钱。

  马兜铃丸马兜铃 柴胡 茯苓(各一两半) 黑参 桔梗 细辛(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六

  六十三・眼坐起生花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眼中别无所苦。惟久坐多时。忽然起后头旋。眼中黑花发昏。良久乃定。皆因肝肾俱劳受风。心脏热毒上冲。致有此疾。如治疗稍迟。以后变为青盲。宜服镇心丸、补肝散立效。

  诗曰:眼中无别患 蹲坐便生花 初患头旋闷 心肝风触他肾虚兼受热 房事每频多 镇心肝要补 早服莫蹉跎任信年深后 为灾可奈何 更因诸疾作 瞳子染沉镇心丸银液当取见成银箔以水银销之为泥合硝石银液及盐研为粉烧出水银淘去盐石研细用之芎 本 人参 细辛(各一两) 石决明 远志 黑参(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补肝散茺蔚子(一两半) 羌活 知母 旋复花(各一两) 甘菊花(三分) 防风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六

  六十四・瞳人干缺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忽因疼痛发歇。作时难忍。夜卧不得睡。即瞳人干缺。或上或下。或东或西。常不圆正。不辨三光。

  久后俱损。大人多患。其瞳人或白黑不定。白者脑脂流下为患。黑者胆热。肾脏俱劳。肝风为患。宜服泻肝汤、镇肝丸。

  立效。

  诗曰:瞳人干缺水金无 或黑或白作形模 白即脑脂来闭塞 黑即其中本自虚此状必须疼痛后 胆家风热作劳劬 名医拱手无方救 堪叹长年暗室居泻肝汤麦门冬 黑参 黄芩 知母 地骨皮(各一两) 赤芍药 茺蔚子(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镇肝丸车前子 人参 茯苓 石决明 五味子 细辛(各一两半) 干山药(二两)

  上为末。每日空心米汤调下一钱。

  卷之六

  六十五・眼黄膜上冲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疼痛发歇。作时赤涩泪出。渐生黄膜。直覆黑睛。难辨人物。皆因肾脏风冷。胃家极热。切宜镰钩熨烙。然后宜点曾青膏。服通脾泻胃汤立效。

  诗曰:黑睛从下生黄膜 脾胃含风热与并 疼痛发时多计较 门冬犀角便能征或镰或点根据轻法 若用邪巫不用争 若用烧炙无效后 再来求疗为施行曾青膏曾青 秦皮 细辛 白芷 乳头香 龙脑(各一分) 黄连(五分) 诃子 木香(各一两)

  上为末。研令匀细。以水二碗浸三日后。煎至一盏。以束绵滤渣后。更入蜜四两。同煎为膏。盛瓷瓶中封之。勿令泄气。用之点眼立效。

  通脾泻胃汤麦门冬 茺蔚子(各一两) 防风 大黄 黑参 知母(各一两) 天门冬 黄芩(各一两五钱)

  上为末。研令匀细。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六

  六十六・眼赤膜下垂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忽然赤涩。泪下痛痒。摩隐瞳人。黑睛渐生翳障。赤膜下垂。直覆眼睛。有此障闭。如云霞之色。

  最宜镰洗出血。熨烙前后。点清凉煎。服羚羊角饮子即瘥。

  诗曰:黑睛从上直来遮 脏腑原知受客邪 热气上攻肝内壅 睛轮被覆似云霞上睑还令瘀血尽 饮子宣除效不差 消停又点清凉药 诸药临时任减加清凉煎龙脑 腻粉 马牙硝 秦皮(各一两) 防风 黄连(各三分)

  上为末。研极细。以水二碗浸药二日后。煎取二大盏。滤去渣。更煎三五沸。以束用瓷盒子盛之。别入龙脑。搅匀密封,勿令尘入。用之点眼立效。

  羚羊角饮子羚羊角(一两五钱) 黄 (二两) 茺蔚子(二两) 黄芩 天门冬 黑参 知母 桔梗(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六

  六十七・眼小赤脉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还从上 渐生赤脉。奔来睛上。皆因三焦聚热冲肝膈壅热使然。治疗稍迟,以后恐损眼目。宜服犀角饮子。后点摩翳膏即瘥。

  诗曰:赤脉根深小 中 自然渐渐觉奔冲 三焦聚热为灾患 欲疗先令饮子通浮大必须钩割烙 频频用药即消融 酸咸热物房中事 谨戒如师受戒同犀角饮子犀角 羚羊角 大黄 人参 茯苓 知母 黄芩(各一两) 桔梗 防风(各二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摩翳膏石决明 水晶 朱砂 龙脑 珍珠末(各一分) 琥珀(二分)

  上为末。研如粉面。后入酥为膏。每至夜后点服立效。

  卷之六

  六十八・小儿通晴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失误筑打着头面额角。倒蹙扑下。令小儿肝受惊风。遂使眼目通睛。宜服牛黄丸、犀角饮子、通顶石南散立效。

  诗曰:小儿两目患通睛 欲拟看西又看东 振着脑中睛带转 肝家受得内惊风牛黄犀角频研服 细研石南吹鼻中 乳母牵连须忌口 数朝方得旧时容牛黄丸牛黄 白附子 肉桂 干蝎 芎 石膏(各一分) 白芒(二分) 藿香(五钱) 朱砂 麝香(各少许)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临卧薄荷汤下三丸。乳母忌湿热面猪肉等物。小儿化服亦得。

  犀角饮子犀角(一两) 射干 草龙胆(各五钱) 钩藤 黄芩(各五分) 人参(二两) 茯苓 甘草(各一分) 远志(二分)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通顶石南散石南(一两) 藜芦黄(三分) 瓜蒂(五七个)

  上为末。每用一粳米许。一日两度。通顶为妙。

  卷之六

  六十九・小儿斑疮入眼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不论大小。须患斑疮一度。疮子患时。觉入眼中。实时将息慎忌。若不忌口将息,即便疼痛泪出,赤涩。怕日难开。肿硬。翳如银色。此乃热气在肝。上冲入眼。肝膈壅毒。因成障翳,宜用秦皮汤洗之。后服凉肝丸。

  不宜镰洗出血,点药挑拨。恐损眼。得疼痛定。即点退翳药。

  诗曰:夫为人子一生身 须患斑疮不可论 热气透肝冲上睑 难开肿硬更羞明眼疼翳出如白银 不要强将两手亲 却恐叫啼伤破后 顺时保护要殷勤秦皮煎水频频洗 服药应教微有旬 病者若能根据此诀 遗君终老眼分明秦皮汤秦皮(二两) 秦艽 细辛 防风(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三五沸。热淋洗眼立效。

  凉肝丸防风(二两) 黄芩 茺蔚子 黑参 大黄 知母(各一两) 人参 茯苓(各一两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六

  七十・小儿睑中生赘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脾胃壅热上冲入眼睑 之中。致令生肉。初时小如麻米。后三五年间长大。摩隐瞳人。赤涩泪出。

  切宜钩割散去瘀血。后乃熨烙。宜服搜胃散、补肝丸。点曾青膏立效。

  诗曰:小儿眼睑赘虽稀 医者先来也要知 初即小如麻子大 日深渐长豆珠垂必须割烙流瘀血 斟量汤丸宜三思 若逢高贵娇儿女 点药还须得妙奇搜胃散大黄 桔梗 黑参 防风 车前子 细辛 芒硝 黄芩(各等分)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补肝丸芎 本 细辛 五味子(各一两) 茺蔚子(二两) 羌活 知母(各一两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曾青膏曾青(一两) 龙脑(少许) 朱砂 乳头香 琥珀 珍珠(各一分)

  上为末。研如面相似。调酥为膏。每至夜后点眼。

  卷之六

  七十一・小儿疳眼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脑热。头上有疮。或因雀目多时。泻痢潜冲。疼痛泪出难开。膈间热。肝风入。初患之时。时时痒涩。 眉咬甲揉鼻。致令翳生。赤肿疼痛,泪出难开。膈硬。白膜遮满。怕日。合面而卧。不喜抬头。此疾不宜烧炙头面。恐损眼目。尤忌点药。宜服杀疳散、退翳丸立效。

  诗曰:小儿疳眼自何来 脑热肝风起祸灾 或固泻痢潜中上 雀目多时亦是媒初患时时闭痒涩 病深生翳肿难开 手 头发兼揉鼻 怕见光明头不抬计拙便将头面炙 枉遭疼痛实堪哀 庸医不解轻轻点 刺着疮痕疼不谐欲知痊瘥求何道 服药如风卷雾开杀疳散防风 龙脑 牡蛎(各二两) 五味子 白芷 细辛(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日空心米汤调下一钱。

  退翳丸黑参 防风 人参 茯苓 石决明 细辛 黄芩 桔梗 车前子(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六

  七十二・小儿青盲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在母腹中忽受惊邪之气。今生后五七岁以来。便多患眼。其初患夜卧多惊。呕吐痰涎黄汁。渐渐失明。还从一眼先患。后乃相牵俱损。初觉便宜将息急疗。服牛胆丸、犀角饮子立效。

  诗曰:胎中受得风邪气 五脏相遭各有名 天吊只因心领得 目盲肝纳是前程痰涎呕吐皆黄汁 神彩时时只欲惊 两眼若能求见物 服药良医始见明牛胆丸牛胆 钩藤(各五钱) 人参 羚羊角 藿香 广香(各一两) 琥珀(少许)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薄荷汤下三丸。七岁以上五丸。

  犀角饮子犀角 防风 芍药 黄芩(各一两) 羚羊角 知母(各二两) 人参(五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七

  诸家秘要名方

  (凡五家)

  卷之七 诸家秘要名方

  一・巢氏论针眼候

  凡眼内 头忽结成 。三五日间。便生脓汁。世呼为偷针。此由热气客在 间。热搏津液所成。但其势轻者。故止小小结聚。汁溃热歇乃瘥。

  卷之七 诸家秘要名方

  二・三因方

  (十三方)

  千金神曲丸 主明目。百岁可读细书。常服大益眼目。

  神曲(四两) 磁石(二两火 醋淬七次) 光明朱砂(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米汤服五丸。食前日三服。

  羌活散 治风毒上攻。眼目昏涩。翳膜生疮。及偏正头疼。目小。黑花累累者。

  羌活 川芎 天麻 青皮 本 旋复花 天南星(炮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薄荷七叶。煎至七分。食后服。一法入牵牛末二两。以生姜汁煮糊,丸如桐子大。酒任下二三十丸白蒺藜散 治肾脏风毒上攻。眼目赤肿。热泪昏涩。 肉攀睛。

  白蒺藜(炒去刺) 甘草(生) 僵蚕(去丝嘴直者炒) 防风(各一两) 天南星(一两半黑豆二合青盐半两水煮透取出焙称不用盐豆) 甘菊花(三两生)

  上为末。每服二钱。煎甘草汤调下。食后服。忌炙 物。

  洗肝散 治肝热,赤脉贯睛。涩痛。冲风泪下。兼治热血攻心。

  白蒺藜(一两半) 防风 羌活(各半两) 马牙硝(二两) 甘草(一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白汤调下。

  椒红丸 明目。暖水脏补虚。久服驻颜,缩小便。

  川椒(取红四两) 巴戟(去心) 金铃子(锉炒) 附子(炮去皮脐) 茴香(炒各一两)

  上为末。别用山药三两为末。酒煮糊,为丸如桐子大。空心盐汤下三五十丸。

  煮肝散 治眼赤。有耳痒证。用四生散。入羊子肝煮甚妙。

  白附子 白蒺藜 黄 羌活(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四钱匕。盐酒入羊子肝煮。空心温服。子肝即羊肝上有小片者是。

  驱风散 治风毒上攻眼。肿痒涩痛不可忍。或上下睑 赤烂。或翳肉侵睛。

  五倍子(一两去尘土) 蔓荆子(一两半洗)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二盏。铜石器内煎取一盏。澄清热洗。留滓二服再煎。

  立胜散 治风毒攻眼。及时眼隐涩。羞明肿痛。

  黄连 黄柏 秦皮(去粗皮) 甘草(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枣一个。灯心七茎。煎数沸去滓。以新羊毛笔蘸刷眼。候温。即以手沃之。一法不用黄柏、甘草。有防风、黄芩。

  神仙照水膏 治障翳。

  蜡(一两) 黄丹(一两水飞) 蛇蜕(一分) 水银(一钱) 初生乌鸡壳(一个)

  上为柳木棰研细。滴蜡为饼。临卧用之。候天明。将水点眼。药坠水中。翳膜尽去。

  柏竹沥膏 治一切赤眼障翳。

  慈竹(截作段去两头) 黄柏(刮去粗皮刮细者蒲填竹内)

  上用新砖对立。置竹砖上。两头各安净碗。以干竹火烧令沥出。尽收之。以铜箸点眼。

  通和膏 治眼赤涩。翳膜遮障。时多热泪。

  轻粉(一字) 乳香(皂荚子大) 杏仁(二十个去皮尖嚼细)

  上旋入口中都嚼。候津液满口,吐出瓷器中。置火上。令四边沸。以绵滤别盏中。入生脑子皂子大。研匀。再滤过。

  以铜箸点之。

  通神膏 治眼生翳膜。赤脉 肉。涩痒痛有泪。

  沙蜜(四两) 青盐 麝香(各一字) 乳香 砂(滴过) 枯矾(各半字) 当归(五分) 黄连(一钱)

  上件乳钵内研碎。同蜜入竹筒内密封定。煮半日。浓绵滤过点眼。

  蛤粉丸 治雀目。不拘久近,但日落便不见物。

  黄蜡 上色蛤粉(细研各等分)

  上 蜡搜粉为丸如枣大。每用猪肝一片。二两许。批开。裹药一丸。麻绵缠定。瓷器内用水一碗煮熟。取出。乘热熏眼。至温吃肝。以瘥为度。

  卷之七 诸家秘要名方

  三・本事方

  (六方)

  镇肝明目羊肝丸甘菊花 羌活 柏子仁 白术 细辛 官桂 五味子(各半两) 黄连(三分) 羯羊肝(一具新瓦盆中炙干更焙之若肝大止用一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食前温水下三四十丸。

  又方菟丝子 车前子 麦门冬 决明子 白茯苓 五味子 枸杞子 茺蔚子 苦葶苈 地肤子(去壳) 蕤仁 泽泻防风 黄芩 杏仁(大者炒) 华阴细辛 桂心 青葙子(各一两) 熟地黄(一两半) 白羯羊肝(只用子肝一片薄切新瓦上炙干)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水下日三服。不拘时候。

  张台卿尝苦目暗。京师医者令灸肝 。遂转不见物。因得此方服之遂明。有一男子内障。医治无效,因以余剂遗之。

  一夕于灯下语其家人曰。适偶有所见。如隔门缝见火者。及旦视之。眼中翳膜且裂如线。张云此药最灵。勿妄与人。忽之则无验。子隘之。且欲广其传也。

  又方羌活 川芎 旋复花 防风(各半两) 甘草 楮叶 甘菊花 苍术(米泔浸去皮) 枳实 蝉蜕 木贼 桑叶(八月授阴干各一两)

  上木臼中捣为末。茶清调下二钱。早晚食后临卧各一服。亦治赤眼。忌湿面及酒。楮叶须真无实者。余不堪用。不尔诸药悉无效。合时不得烙及犯铁器。予观此方。取楮叶必无实者。盖阴阳二物相匹配尔。有实者阳也。无实取叶者阴也。所以不得其真。诸药悉无效。

  菊花散 治肾肝风毒热气上冲。眼痛。

  甘菊花 牛蒡子(炒熟各八两) 防风(三两) 白蒺藜(去刺一两) 甘草(一两)

  上细末,每服二钱。熟水调下。食后临卧服。

  素问云。久视伤血。血主肝。故勤书则伤肝。主目昏。肝伤则自生风热气。上凑于目。其昏亦甚。不可专服补药。

  须服益血镇肝明目药。

  地黄丸黄连 决明子(各一两) 没药 甘菊花 防风 羌活 桂心 光明朱砂(各半两) 干熟地黄(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食后日三服。

  读书之苦。伤肝损目。诚然。晋范宁尝苦目痛。就张湛求方。湛戏之曰。古方宋阳子少得其术。以授鲁东门伯。次授左邱明。遂世世相传。以及汉杜子夏。晋左太冲。凡此诸贤并有目疾。俱得此方云。用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外观四。旦起晚五。夜早眠六。凡此六物。熬以神火。下以气蓰。蕴于胸中。七日然后纳诸方寸。修之一时。近能数其目睫。远视尺棰之余。长服不已,动见墙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审如是而行之。非可谓之嘲戏。亦奇方也。

  治头风冷泪方(庞安常)

  甘菊花 决明子(各三分) 白术 羌活 川芎 细辛 白芷 荆芥穗(各半两)

  上为细末。温汤调下。食后日三服。

  又方(庞安常)

  川芎 甘菊 细辛 白术 白芷(各一分)

  上为细末。蜡丸如黍米大。夜卧纳一丸目中。一时辰换一丸。

  荀牧仲顷年尝谓予曰,有一人视一物为两。医者作肝气有余。故见一为二。令服补肝药皆不效。此何疾也,予曰。

  孙真人云。目之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邪中于颈。因逢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目系入于脑。入于脑则转。转则目系急。

  急则目眩以转。邪中其睛。所中者不相比则睛散。睛散则歧。故见两物也。令服驱风入脑药则愈。

  卷之七 诸家秘要名方

  四・百一选方

  (五方)

  芎菊散 治暴赤眼。

  薄荷(二两) 菊花 甘草 川芎(各一两) 防风(七钱) 白芷(半两)

  上为细末。食后茶少许沸汤点服。如伤风。用酒调服。其效尤速。

  冀州郭家明上膏 治远年近日不睹光明,内外障眼,攀睛 肉。连睑赤烂。隐涩难开。怕日羞明。推眵有泪。

  视物茫茫。时见黑花。或睑生风粟。或翳膜侵睛。时发痒痛。并皆治疗。此药神妙无比,不可尽述,兼治口疮。涂之立愈。冀宰曾合服。甚奇。

  白沙蜜(一斤) 黄丹(四钱) 砂(另研) 乳香(另研) 青盐 轻粉 硼砂(以上俱另研各二钱) 麝香(另研五分) 金星石 银星石 井泉石 云母石(各一两) 脑子(另研二钱) 黄连(去须) 乌鱼骨(各五钱)

  上件药于净室中。不得令妇人鸡犬见。用银石器内慢火先炒黄丹令紫色。次下蜜。候熬得滴水不散。其色皆紫。次入腊月雪水三升。再熬二十余沸。将其余药研入末一处同熬。用箸滴在指甲上成珠不散为度。以浓纸三张铺在筲箕内。

  倾药在纸上滤过。再用瓶子盛。放在新水内浸三昼夜去火毒。其水日一易之。看病眼轻重。临晚用箸头蘸药点大 头。

  以眼涩为度。若治内障眼目,用面水和成条而捏作圈子。临睡置眼上。倾药在内。如此用之。一月见效。

  五蜕散 治内障得效方龙蜕(即蛇皮) 蝉蜕 凤凰蜕(鸟花鸡卵壳) 佛蜕(即蚕纸) 人蜕(男子退发)

  上等分。不以多少。一处同烧作灰。研为细末。每服一钱。用熟猪肝吃。不拘时候。日进三服。

  五生散 治目赤。去头风。退翳。钱文子传。

  天雄 附子(尖各半两)

VIP内容

此处内容仅限VIP权限查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均为网络整理发布,仅限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